昆腾比DD更合适?
在这次竞购战中,DD的身价可谓水涨船高。原本一家专注于磁盘备份领域的小厂商,竞购事件发生前,每股单价不超过17美元,在EMC以每股30美元单价加入竞购,DD股票也一路上涨,股票单价目前已达到30美元以上。
其实回顾该领域以前的两起并购案,2006年EMC收购Avarma仅花费1.65亿美金,2007年IBM收购Diligent的价格也仅仅是2亿美元,DD今天提出的收购总价已经达到前两起收购案的10倍,除了公司规模的关系外,当然也存在市场机会的偶然性,不知道这两家厂商看到今天DD如此抢手,会不会后悔“嫁不逢时”?
好了,这里我们不会将DD与Avarma以及Diligent相提并论,毕竟公司规模不在一个层面。不过在IT168记者之前的评论文章(NetApp收购Data Domain背后的隐忧)中也提到,NetApp最早开出的15亿美金的收购总价就有点过高,调整后的收购价更上涨到了19亿美金,我们不禁也有所疑惑:DD抢手的原因当然是缘于重复数据删除市场的火热,但即使在重复数据删除市场里面,也并不止DD一棵树,何以两家厂商都独独青睐DD,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展开竞购大战呢?
在此,我们将列出备份市场重复数据删除领域内几家可能的收购对象,看看过了DD这个店,是否还存在更好的收购对象。
选择一当然是昆腾,昆腾是受本次并购案直接影响的厂商,在EMC提出收购DD前,昆腾一直与EMC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前不久EMC给昆腾注资事件更让媒体纷纷揣测,EMC是否有意向收购昆腾。
IT168记者的观点是:昆腾并不是一个好的收购选择。
昆腾虽然也是重复数据删除领域内的厂商,拥有基于备份源和目标端两方面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DD拥有的是基于目标端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此前EMC收购Avarma则长于源端重复数据删除)。但对于用户来说,其实不必要计较重复数据删除发生的原理,无论是基于源端,还是基于备份端,能节省空间的就是好产品。
从市场检验这个层面来说,DD的产品无疑更受用户认可,DD的重复数据删除在业界口碑良好,且公司整体运营处于持续盈利的状况。与此相反的是,昆腾公司持续亏损,且债务缠身,一方面的原因除了各自产品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之外,另外一方面,也暴露昆腾内部管理存在巨大的漏洞,即使傍上大款,也未必就能起死回生。
对于收购方的大款来说,购买昆腾除了需要消化昆腾已经背上的债务,还需要在管理上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对于任何一家有意向收购的厂商来说,可预见的结果就是现金回报慢,磨合成本高。而收购DD,很快就能在财务报表上列入DD的现金盈利,比较两家,当然DD是更好且更成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