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前不久,业内最热闹的事情,当属两家一线存储系统大厂NetApp和EMC,一起竞购磁盘备份领域厂商DD(Data Domain)的事件。事件的发展颇有戏剧性,就在NetApp已经宣布以每股25美元价格(现金+股票置换)收购DD之后,EMC更开出了每股30美金+全现金交易的诱人条件,半路加入收购,整起收购事件变成了一场竞购大战。
参考评论文章:
NetApp与Data Domain修改收购协议
评论:EMC第三者插足竞购DataDomain
NetApp收购Data Domain是行业潜规则?
NetApp收购Data Domain背后的隐忧
情投意合还是强买强卖?
当然从上周传出的消息是,DD貌似心意已决,未对EMC开出的高价收购条件予以回应,而NetApp也被迫将原来已定好的15亿美金的收购价格提升至19亿美金,合计到每股单价大约也是30美金。
估计现金流对NetApp来说仍然是颇为紧张的一件事情,NetApp提出的新收购合约仍然是现金+股票置换的模式,相比EMC全现金交易模式仍然略逊一筹。评价这位追求者,尽管囊中羞涩,但诚意还是不容置疑的。
从目前DD对两位追求者的态度可看出,显然DD与NetApp更是情投意合的一对,第三者EMC虽然半途杀入,但态度则更为强硬。不仅仅开出了经济上不容拒绝的优厚条件,据说更搬来了法律和财务顾问。
也就是说,如果DD要拒绝EMC,必须从法律或者财务的角度给于有效和具备说服力的理由,证明并非DD董事会从个人感情出发作出的决定,才足以让EMC信服退出竞争。这种强硬的做法,似乎有点强买强卖的色彩,典型的不厚道的大款做派。另外一方面,也显示EMC志在必得的决心,绝非仅仅只是哄抬价格。
收购事件的最终回应时间应该是6月16日,在16日之前,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从IT168记者的个人感情来说,更支持NetApp与DD的联姻:
从竞争的局势来说,NetApp更处于弱势,收购DD成功后,更具备与EMC抗衡的实力,如果EMC收购DD成功,就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了。其次,即使是从DD的角度来说,也明显更钟情NetApp,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即使EMC收购DD成功,未来的整合估计也会遭遇一系列的阻碍……
更何况里面还波及到另外一家备份领域厂商昆腾,EMC收购DD成功后,昆腾很有可能会面临被EMC抛弃的命运,而昆腾原本的财务状况就不甚乐观,我们曾经多次的提及,之前曾得到EMC总计1.4亿美元的财务援助用以解决债务问题……
昆腾比DD更合适?
在这次竞购战中,DD的身价可谓水涨船高。原本一家专注于磁盘备份领域的小厂商,竞购事件发生前,每股单价不超过17美元,在EMC以每股30美元单价加入竞购,DD股票也一路上涨,股票单价目前已达到30美元以上。
其实回顾该领域以前的两起并购案,2006年EMC收购Avarma仅花费1.65亿美金,2007年IBM收购Diligent的价格也仅仅是2亿美元,DD今天提出的收购总价已经达到前两起收购案的10倍,除了公司规模的关系外,当然也存在市场机会的偶然性,不知道这两家厂商看到今天DD如此抢手,会不会后悔“嫁不逢时”?
好了,这里我们不会将DD与Avarma以及Diligent相提并论,毕竟公司规模不在一个层面。不过在IT168记者之前的评论文章(NetApp收购Data Domain背后的隐忧)中也提到,NetApp最早开出的15亿美金的收购总价就有点过高,调整后的收购价更上涨到了19亿美金,我们不禁也有所疑惑:DD抢手的原因当然是缘于重复数据删除市场的火热,但即使在重复数据删除市场里面,也并不止DD一棵树,何以两家厂商都独独青睐DD,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展开竞购大战呢?
在此,我们将列出备份市场重复数据删除领域内几家可能的收购对象,看看过了DD这个店,是否还存在更好的收购对象。
选择一当然是昆腾,昆腾是受本次并购案直接影响的厂商,在EMC提出收购DD前,昆腾一直与EMC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前不久EMC给昆腾注资事件更让媒体纷纷揣测,EMC是否有意向收购昆腾。
IT168记者的观点是:昆腾并不是一个好的收购选择。
昆腾虽然也是重复数据删除领域内的厂商,拥有基于备份源和目标端两方面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DD拥有的是基于目标端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此前EMC收购Avarma则长于源端重复数据删除)。但对于用户来说,其实不必要计较重复数据删除发生的原理,无论是基于源端,还是基于备份端,能节省空间的就是好产品。
从市场检验这个层面来说,DD的产品无疑更受用户认可,DD的重复数据删除在业界口碑良好,且公司整体运营处于持续盈利的状况。与此相反的是,昆腾公司持续亏损,且债务缠身,一方面的原因除了各自产品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之外,另外一方面,也暴露昆腾内部管理存在巨大的漏洞,即使傍上大款,也未必就能起死回生。
对于收购方的大款来说,购买昆腾除了需要消化昆腾已经背上的债务,还需要在管理上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对于任何一家有意向收购的厂商来说,可预见的结果就是现金回报慢,磨合成本高。而收购DD,很快就能在财务报表上列入DD的现金盈利,比较两家,当然DD是更好且更成熟的选择。
飞康与Sepaton又如何?
一号收购对象昆腾被排除了,剩下还有飞康和Sepaton两家厂商。
与飞康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是IBM,对EMC和Netapp来说,之前没有合作关系,突然提出收购,面临的问题会更多。此外,飞康的产品线覆盖更广,不仅仅局限于重复数据删除,在虚拟化、灾备等等领域都有独到的技术产权,要展开收购的话,估计价码也不会低。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飞康习惯于提供软件产品,借助合作伙伴的硬件平台以OEM的形式共同开发面向最终用户的产品,收购飞康,还需要在研发上对飞康的软件产品进行整体的整合。
此外,飞康的主要盈利模式仍然是OEM,被收购后,以前的OEM合作关系也存在不小的危机,收购后想要达到盈利会有一段不小的调整周期,而DD则能很快给收购方带来一整条完整的产品线和现金回报。
因此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因素,IT168记者认为,收购飞康最起码对EMC和NetApp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对于一些与飞康已经有较深层次的产品合作的厂商来说,未必不可以考虑。之前业界也的确有流传IBM与飞康的绯闻,是否确有其事我们不知道,但双方的绯闻的确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如果能修成正果也是我们乐见的结果。
最后一家厂商是Sepaton。Sepaton在重复数据删除方面也小有建树,声称是最早提出重复数据删除概念的厂商,只是产品正式推出的时间较晚,已经失去了市场先机。且Seapton的产品在市场份额和口碑上,相比DD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与Sepaton合作紧密的厂商是HP,之前的评论我们也说过,HP在重复数据删除方面还无法与IBM、EMC等厂商抗衡,收购Sepaton,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只是HP近年来存储方面很少有大的产品发布,整体产品线都略显陈旧,HP如果希望对存储业务有所调整,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