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数据强大的增势使数据中心需要更为灵活的架构和全新的介质来应对未知的挑战。闪存无疑是当下存储领域最大的热点,正如Travis反复强调的,闪存技术也是PMC投资的重点。从去年收购IDT闪存控制器业务,再到发布业界唯一量产的高性能NVMe处理器,在PMC看来,NVMe的推广正迎来闪存使用的第二纪元。
数据中心之间超高宽带长距离传输——分布式数据中心架构驱动了数据中心之间的Tbps光连接,需要高容量的传送网络来进行分布式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这个可以说是PMC在通信领域的传统优势,Travis Karr介绍说,在光传输领域,全球前10名电信设备商,前3名电信运营商,世界最大的数据中心都开始部署PMC光传输的解决方案。
软硬件相辅相成 不断创新才是唯一生存之道
在过去企业硬件为王的时代,由于设备购买者分布全球,每个购买力占市场比例很小,因此,硬件供应商(如服务器/交换机等大型OEM) 占据了强势的技术主导地位。但这个局面正随着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出现和市场的高速成长悄然被打破。
互联网巨头们凭借超强的购买力,已取得了硬件厂商,逐渐从应用软件出发,慢慢占据硬件体系结构的技术主导力。国外Facebook 的OpenCompute, 国内百度,腾讯,阿里推的天蝎计划就是最好的例子。数据中心的软件架构,已从被动的“被追求者”,变成了主动的“引导者”。
在大数据的洪流下,在技术变革中,软件与硬件究竟谁为主导?PMC研发副总裁廖恒博士对此表示,数据中心中软硬件并不是不共戴天的敌人,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如果能依靠应用需求整个解决方案的生态链形成一个闭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对方的思路,互相配合,得到的结果是最好的。
PMC作为开发芯片的一方,往往会仰望上面一层层的软件高楼大厦,兴叹它的不可触及。在数据中心的硬件架构发展的道路之曲折对软件构架的依赖,往往像一场曲折的追逐故事,因为软件构架的决策者往往也是设备的购买商,而硬件构架之设计者则成了供应链条上的上游提供商,这种供求关系在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中决定了二者之间追求与被追求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硬件公司的唯一生存之道,就是持续不断的创新——不断提供数据中心所需要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永远走在大数据的车轮前面,才有可能避免被碾轧的命运。“廖恒博士的一席话点出了存储厂商发展的关键所在。软硬件更多的时候是相互配合,发展相互促进,在数据中心的地位也是交替上升的。只有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以变应变,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