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PMC:发力四大主线 生存之道在于创新

  【IT168 评论】随着数据中心向虚拟化和云计算的不断演进,应用多元化以及快速普及的移动终端和社交网络,正在彻底改变当今IT格局。软件定义存储通过存储软硬件和管理功能的解耦,消除了存储孤岛,满足了用户不断变化的存储容量、性能和管理效率的需求。

  在“软件定义”的大潮下,似乎所有的硬件厂商都开始向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软件服务提供商转型。更有观点认为,软件定义存储未来将完全替代传统的专用硬件存储。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软件与硬件的发展无疑是相辅相成的,数据存储与高效的读写离不开硬件的支持,而数据的管理方面同样离不开软件与硬件之间的配合。

  那么,在软件定义存储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中,硬件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今大热的闪存技术,未来前景如何?日前结束的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PMC公司副总裁兼存储事业部总经理Travis Karr和PMC研发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廖恒博士便在“数据中的融合架构和存储”专题论坛中深入探讨了这一系列话题。

  中国是全球存储增长的驱动之源

PMC: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加速创新

  亚太区售出的原始存储设备总量超过了全球其他地区,阿里巴巴的年交易量已超过亚马逊和eBay的总和,中国地区存储营收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这一系列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市场。

PMC: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加速创新

  ▲PMC公司副总裁兼存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Travis Karr

  PMC公司副总裁兼存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Travis Karr在演讲中表示,根据IDC的报告, 2016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人民币。而就在同一年,中国还将建成占地630万平方英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他认为,巨大的人口受众、飞速的经济发展以及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决定了中国在大数据时代独领风骚的地位。中国是全球数据中心新型架构背后的重要驱动力量。在这个大趋势下面,技术规模的生产加上不断地创新,才能满足中国爆炸式数据存储的需求。

  从硬件供应链层面来看,国际巨头设备制造商主导的IT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 OEMs 和 ODMs 厂商如浪潮以及纬颖通过其定制化方案以及配套服务已经成为主要数据中心的核心供应商。中国硬件厂商与互联网企业正在联手推动数据中心变革,PMC公司显然也洞察到了这一点。Travis Karr强调,PMC未来将从根本上改变其基础设施的配置,对中国地区提供全面支持。

  发力四大主线 闪存将为核心竞争力

  据Travis Karr介绍,在数据激增的大背景下,PMC在未来的研发和创新方面将着重发展模块化设计、存储解耦合、闪存以及数据中心之间的超高带宽长距离传输这四大方面:

  模块化、软硬件兼容的架构——用技术模块、软件模块和解决方案模块,来实现“便捷式”砖块,以构建易于扩展的架构。模块化产品可以帮助系统厂商快速部署定制化产品,并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快速组合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个组合可包括软件,硬件,乃至芯片、板卡等各个层面。

  存储和IO解耦合——通过全新设计而降低能耗,并通过动态管理每个节点,而带来存储和计算的灵动连接。

  解耦合可以调配服务器的CPU和存储,实现容量或存储速度之间的适配比例。它不仅可带来架构上的灵活性,提高各种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可以简化服务器的设计和种类,为计算存储节点动态增加硬盘。

PMC: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加速创新

  ▲用SAS做解耦合:目前SAS解耦合方案可以采用SAS交换机的架构来实现,未来将进化为PCIe 交换的架构

  闪存——数据强大的增势使数据中心需要更为灵活的架构和全新的介质来应对未知的挑战。闪存无疑是当下存储领域最大的热点,正如Travis反复强调的,闪存技术也是PMC投资的重点。从去年收购IDT闪存控制器业务,再到发布业界唯一量产的高性能NVMe处理器,在PMC看来,NVMe的推广正迎来闪存使用的第二纪元。

软硬件相辅相成 创新才是唯一生存之道

软硬件相辅相成 创新才是唯一生存之道
▲PMC现场展示的7系列和8系列RAID卡和HBA

  数据中心之间超高宽带长距离传输——分布式数据中心架构驱动了数据中心之间的Tbps光连接,需要高容量的传送网络来进行分布式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这个可以说是PMC在通信领域的传统优势,Travis Karr介绍说,在光传输领域,全球前10名电信设备商,前3名电信运营商,世界最大的数据中心都开始部署PMC光传输的解决方案。

  软硬件相辅相成 不断创新才是唯一生存之道

  在过去企业硬件为王的时代,由于设备购买者分布全球,每个购买力占市场比例很小,因此,硬件供应商(如服务器/交换机等大型OEM) 占据了强势的技术主导地位。但这个局面正随着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出现和市场的高速成长悄然被打破。

  互联网巨头们凭借超强的购买力,已取得了硬件厂商,逐渐从应用软件出发,慢慢占据硬件体系结构的技术主导力。国外Facebook 的OpenCompute, 国内百度,腾讯,阿里推的天蝎计划就是最好的例子。数据中心的软件架构,已从被动的“被追求者”,变成了主动的“引导者”。

  在大数据的洪流下,在技术变革中,软件与硬件究竟谁为主导?PMC研发副总裁廖恒博士对此表示,数据中心中软硬件并不是不共戴天的敌人,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如果能依靠应用需求整个解决方案的生态链形成一个闭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对方的思路,互相配合,得到的结果是最好的。

  PMC作为开发芯片的一方,往往会仰望上面一层层的软件高楼大厦,兴叹它的不可触及。在数据中心的硬件架构发展的道路之曲折对软件构架的依赖,往往像一场曲折的追逐故事,因为软件构架的决策者往往也是设备的购买商,而硬件构架之设计者则成了供应链条上的上游提供商,这种供求关系在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中决定了二者之间追求与被追求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硬件公司的唯一生存之道,就是持续不断的创新——不断提供数据中心所需要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永远走在大数据的车轮前面,才有可能避免被碾轧的命运。“廖恒博士的一席话点出了存储厂商发展的关键所在。软硬件更多的时候是相互配合,发展相互促进,在数据中心的地位也是交替上升的。只有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以变应变,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