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自动分层存储渐流行

  SSD推波助澜

  如果分类的话,ATS技术分为数据块级的自动分层存储和文件级的自动分层存储。文件级的自动分层存储主要用于NAS设备上,主要由赛龙(Isilon)等厂商提供。例如,前文中俄亥俄州法庭所使用的DST就是文件级的自动分层存储。而数据块级的自动分层存储则主要用于块设备上。目前,有康贝、3PAR、EMC、IBM等大批厂商提供该技术。我们通常理解的ATS技术,其实是数据块级的自动分层存储,也是本文所指的ATS。

  虽然,ATS给人感觉仿佛是这两年来才频频露面,但康贝、BlueArc和3PAR等存储厂商其实早几年前就推出了ATS 产品。例如,康贝五年前发布了Data Progression,康贝也认为自己是第一家提供真正意义上的ATS解决方案的厂商。近段时间,我们之所以越来越多地关注ATS,是因为EMC、IBM、戴尔这些大型的存储厂商也纷纷开始发布自己的ATS技术。

  ATS为何突然受到几乎各大存储厂商的青睐?这跟SSD(固态硬盘)的日益火爆有着直接关系。

  Gartner曾表示,基于闪存的SSD将成为2010年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并预测到2013年全球SSD销量可达530万块,销售额为19亿美元。事实上,随着SSD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价格容量比的不断走低,SSD越来越吸引企业用户的注意力。企业级SATA盘的IOPS(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数)为75左右,延迟为4ms,光纤盘的IOPS也只有200,而最新企业级SSD的IOPS,号称已经过万,延迟小于1ms。显而易见,SSD在性能上具有绝对优势。

  SSD另一个显著优势则体现在节能方面。目前,典型的SSD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是2W左右,待机功耗小于0.1W。以配备100块FC硬盘的阵列为例,其功耗范围为3000W~3500W,如果该阵列全部用SSD替换,不仅硬盘本身的功耗能降低1500W,阵列的风扇、电源转换损耗等也会随之下降,最终使得整体功耗至少下降2000W。

  不过,企业级SSD的价格还是很贵,单价从数千美元到数十万美元不等,并且SSD盘的容量也比较小。短期内,SSD还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硬盘。然而,将高性能、高价格的SSD与高容量、低价格的传统硬盘结合起来,就能实现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结合,这也符合分层存储的基本理念。因此,EMC公司于2008年初即宣布其Symmetrix系统支持STEC公司的SSD,成为第一家广泛支持存储阵列中使用SSD的厂商。继EMC之后,IBM、戴尔等越来越多的存储厂商陆续宣布对SSD的支持。

SSD推波助澜

  在厂商们的设计里,SSD做为“0”级存储,存放I/O请求最频繁或称为“热”的数据,而第1~3层则由高容量的光纤盘或SATA盘组成,用于存放较少使用或称为“冷”的数据存储(如附图所示)。可以看出,这种分层结构必然催生迁移冷热数据,以及对SSD的管理等需求。因此,EMC于2009年、2010年分别推出FAST(全自动存储分层)技术及FAST 2(第二代FAST技术),IBM也在2010年推出适用于其高端存储阵列DS8700的自动分层存储产品Easy Tier,而日立数据亦将ATS作为该公司“2010年十大存储投资”之一。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