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LEX的硬件架构和应用场景
从硬件架构上看,VPLEX采用了横向扩展的架构,意味着用户可以从很小的配置起步,并通过逐步增加引擎来满足需求增长要求。VPLEX在硬件架构上采用了EMC引擎,架构中一个引擎包括两个控制器,组成高可用性方案,每一个引擎包括32个8GB端口,有16个前端、16个后端,包括4个4核CPU,64GB缓存,和其他引擎互联的端口。硬件上也集成了冗余电源、备份电池以及Call home等功能。
Local称之为单集群,可以实现N+1性能,N-1缓存,有8000个虚拟化LUN,采用缓存直写以保留阵列功能性。支持的阵列包括EMC、HDS、IBM等一些主流平台。
Metro则是在Local的硬件基础上加入两个集群数据共享的功能,硬件上完全一样,只是在此基础上,需用购买一个Metro许可,只是在软件版本上有区别。
VPLEX的引擎结构和V-MAX实际上很类似,Q4还将发布基于VMAX的版本
Metro是8个引擎化引擎,16000个虚拟化LUN,在数据中心内或跨数据中心转移、共享,同步距离,支持主流的主机技术,比如VMware的VMotion等。所有的VPLEX产品会被分装在这样的一个标准的机柜,提供冗余电源这样的UPS等。由于整个系统横向扩展,一个引擎就是一个控制器,因此每增加一个引擎,性能是成倍增加。目前发布的版本距离限定在100公里之内。
如果仔细看的话,VPLEX的引擎架构和VMAX引擎多少有些类似,只是VMAX后端带有磁盘,而VPLEX不带磁盘而已。王彦飞也确认,EMC Q4还会发布基于VMAX的版本,这样VMAX高端阵列也将具备虚拟化整合能力。
关于VPLEX的应用场景,四款产品均有不同的定位。
VPLEX Local所面对的三个主要应用场景大致和本地存储虚拟化的常规解决方案类似,例如屏蔽硬件差异性,实现跨异构阵列的数据迁移,简化频繁迁移的难度、复杂程度。通过VPLEX整体的聚合能力可以简化多阵列的管理工作,比如以前每一个阵列都会有相应阵列的管理工具,现在把所有的卷转移到VPLEX上,只要通过VPLEX一个简单的管理界面,可以操作所有卷的分配和管理工作。
通过标准化管理简化多平台的阵列管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此外,通过VPLEX可以实现跨异构阵列的镜像。比如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放在一个阵列里做镜像认为不安全,可以跨两个阵列做一个镜像,提高关键业务可用性。
Metro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跨站点数据迁移和定位,主要应用场景大致也总结为三种情况:首先是配合Vmotion实现站点阵列和虚拟数据的迁移。跨站点共享数据、共享接入性。第二,生产卷活动时,备份卷一般在同步过程中是不可用的,基于VPLEX数据共享方式可以帮助用户构建一个双活动模式,即应用请求可以来自于两个主机中的任何一个主机,无论哪个主机都可以访问到需要的数据,这是VPLEX比较独到的地方。另外Metro和VPLEX Local一样,可以做跨地区、跨阵列的镜像,比Local的距离延伸得更远,可用性提高得更多。
Geo版本的应用和Metro类似,只是举例更远,例如Metro只能把同城的两个数据中心整合起来,通过Geo可以把异地的数据中心也整合起来。最终到Global的场景,实际上就实现了所谓私有云的基础架构,为企业完全实现私有云构架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