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因素的考量
从PCFE的观点来看,对能源消耗、费用、散热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量指标应该被制定得灵活有效。IT资源必须对许多因素加以衡量和考虑,包括活动期或非活动期、环境应用程序、计算或I/O中心、正在被存储的数据量(存储中心)与正在被处理的数据量和地理位置(它决定能源效率,可用性和排放量)。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环境,可以使用电力能源、冷却服务器与存储器以及其他IT设备进行比较。在一个存储容量和I/O操作占较大比例、却有较少的计算量和服务器资源的环境下,服务器可能会表现出较低的服务器性能和较高的存储器(如磁盘和磁带)的性能。记住,这些反映的都是平均情况,典型的环境和“实际里程将有所不同”都取决于具体情况。
建立一套测量基准很重要,也是出于多方考虑的。它包括建立正常和异常行为标准、确定使用方式和性能模式的趋势以及预测和规划的目的。例如在知道了典型的I0P(输入/输出速率)和存储设备的吞吐率以及常见的错误率、平均队列深度和响应时间后,问题产生或发生变化时,就可以快速做出比较和决策。
测量基准的建立应立足于资源性能和响应时间、容量和空间利用率、可用性和能源消耗测量基准也应由不同的应用程序工作方案而确定,以便了解如某些任务正常状况下需要多久完成。测量基准的IRM功能,包括数据库的维护、备份、病毒检查以及安全扫描,可用于对执行任务时间过长或完成任务过快等情况进行监视,因为以上这两种情况都可能表明出现了问题。另一个例子是相对正常时的过高和过低的CPU利用率,可能表明因一个应用程序或设备错误而导致CPU过度工作或对正进行工作的阻碍。
其他关键性能指标
为达到规划的目的,由资源的使用及其他关键性能指标——可用资源容限、可接受服务的阂值、实际使用情况、可用性、性能和趋势。确定通常低于设备物理极限的阀值。在给定的响应时间、特殊性能要求或可用性水平下,阂值对进行的管理服务是很有用的。
为满足特定性能的响应时间,服务器或存储的性能可能会维持在较低的状态。或者资源利用率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经验和历史的准线,令利用率低于一定的百分比,以确保在指定成本下交付可以接受的服务。
从预测和规划的角度来看,随着商业和应用的增长,用测量基准进行的比较可以用来确定或预测本来的资源使用需求。它的优势在于结合资源使用和性能容量计划,在需要时可以及时、合理地得到正确的数量和资源的类型。与跨服务器、存储、网络和设施的容量计划结合后,无论何时何地,当需要用资源来支持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的增长时,即可保持不同的群体之间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