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光纤的故事,网络存储十年发展简史(上)

1997-2000,奠定基础

    其实1995-1997年间,FC刚刚开始替代SCSI协议的时候,SCSI已经发展至Ultra320,传输速率为320MB/s,FC还处于2Gb速率的时代,传输速率为200MB/s。看起来,应该是SCSI比FC的传输效率更高。但是为什么诸多的厂商宁愿接受当时FC相当于SCSI一半的传输速率,毫不犹豫转向了光纤通路呢?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FC在技术指标上的一些独特优势。

    例如一条SCSI总线上16个节点设备已经到可管理的极限了,而单条FC-AL仲裁环的极限却是128节点,这个限制的突破,使得磁盘阵列的后端可以挂接更多的磁盘,很容易就在单台磁盘阵列上实现上TB、几十TB甚至上PB的容量(通过连接扩展柜)。这在SCSI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例如我们看到,即使是高端的SCSI存储系统,其最大容量通常也只有几个TB。

    其次,虽然单条FC-AL的速度比一条Ultra 320总线低,但多条总线和多个后端通道可以集成在一个控制器上,而SCSI协议由于是并行传输,接口和线缆都很宽大,想集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非常困难。再加上光纤其他的种种优势,综合起来,基于光纤的磁盘阵列无论在扩展性、性能和可靠性上,相比原来的SCSI阵列都提高了一大步。

普通SCSI线缆与光纤线缆(多模光纤)对比,光纤线缆和接口体积小,比较容易集成在狭小的空间内,SCSI线缆和接口比较宽大,较难在狭小的空间内集成

    但是在光纤通道向网络存储领域的征服道路上也并非完全一帆风顺,IBM于1990年推出的SSA协议是另外一种高性能硬盘驱动器接口,成为这时期光纤通道最主要的竞争者。IBM在1999年推出的ESS存储系列,以鲨鱼(Shark)的代号更加广为人知,就是一系列基于SSA标准的成功产品。

IBM在1999年推出的Enterprise Storage Server,简称ESS系列,以鲨鱼(Shark)的代号更加广为人知,是IBM基于SSA标准的成功产品

    其实IBM在存储领域曾经有着极为辉煌的历史,包括1956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块硬盘RAMAC 305,也包括1988年推出的第一代代号为“Hagar”的工业RAID存储设备,是今天所有磁盘阵列产品的最早雏形。

IBM于1988年推出的“Hagar”是今天所有基于RAID理论的磁盘阵列产品的前身,如今,即使在IBM内部也找不到这款产品的图片资料,IBM在其发布会上也只能用示意图片展示IBM在存储领域的创新贡献

    蓝色IBM的银鲨(Shark)在存储系统市场上也曾经叱诧一时,以其与大型机运算环境的完美结合在高端市场拥有强劲的竞争力。但是更多的磁盘制造商希望摆脱IBM对整个大型机运算市场的控制,更愿意用一种开放的协议来定义磁盘接口,以希捷为代表的磁盘供应商开始大规模生产光纤接口硬盘,并最终推动光纤协议全面占领网络存储领域。

    随着开放处理平台的日益兴盛,大型机时代也逐步走向没落,SSA协议标准相比光纤通道显然在开放性上存在劣势,IBM的Shark系列也最终放弃了自己的SSA标准,转向了光纤协议,并逐步演化成今天的DS系列。

    光纤的标准一旦确定,更多的公司开始在这个领域发挥创新。2000年,HDS公司发布了第一代基于Hi-Star光纤交换架构的存储系统Lightning 9900。Hi-Star架构是HDS秉承多年大型主机的设计理念推出的架构,将众多大型主机中的成熟、高效的技术应用于存储系统之上,奠定了HDS高端存储系统的体系架构基础,一直沿用至今。 

 

    Lighting 9900只是HDS基于Hi-star架构的第一代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受到高端用户的认可,随后的几代产品迅速在高端存储市场打开了局面。HDS Lightning 9900V是这一架构的第二代产品,在性能和扩展性上有了更大的提高,并与IBM Shark系列,EMC Symmetrix系列在高端市场逐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一竞争局面到今天虽然有了微妙的变化,但大体仍然保持着势力的平衡。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