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精简配置的费用节省
空间利用率的提升:费用节省首先源于存储空间利用率的提高,所以只要简单的计算利用率具体提高了多少,就可以知道节省了多少存储费用。具体来说,你可以在部署自动精简配置之前,先计算一下某个应用占用的空间,然后于自动精简配置之后再计算一下占用的实际空间,这个空间的节省量就是自动精简配置能够达到的效率提升。一般而言,一个典型的自动精简配置能够将存储空间利用率从60%提升到80%,大约减少20%左右的存储费用。
扩展逻辑单元的IT成本:对于一般的应用而言,即便我们预留的空间很大,它总会将这些空间填满,所以我们每两三年就需要扩展这些存储卷的大小。这个扩展用时取决于应用、操作系统和磁盘阵列的能力,不过通常,操作每个卷的扩展,都还需要占用存储管理员几个小时的时间。对卷的数量较少的企业而言,每两三年花上几个小时倒是也没什么,不过对于拥有大型存储设备的机构而言,可能拥有数百个卷,那么平均下来,每周都需要扩展一两个卷,而每个卷都需要几个小时,这种没意义的重复劳动无疑占用了存储管理员过多的精力。而自动精简配置则完全不需要手动扩展这些逻辑单元。
电力和制冷成本:磁盘阵列是数据中心里的耗电大户,而且对于制冷的要求也很高。如果自动精简配置的部署能够节省一些资源,比如说20%,那么电力成本的节省将十分明显。计算ROI的时候可以得到具体的成本削减值。
需要考虑的问题和挑战
就像所有的新技术一样,自动精简配置也有不同的部署方法,我们也必须估计到使用期间可能遇到的一些挑战和问题。
第一个挑战在于,部署了自动精简配置之后最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是达到了最大存储容量。应用永远都以为还有很多容量,但实际上物理容量可能已经填满了。所以,一种可能的状况是,当实际空间已经没有空余,在新磁盘被添加之前,卷访问将被锁定。
自动精简配置将存储空间是否已满的任务从应用服务器转移到存储。对于应用服务器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这些服务器不用再担心存储空间问题了,但是存储管理员就必须随时跟进实际存储容量状况,一旦容量将要被填满,管理员就应该及时添加新的磁盘以确保系统的连续性。对于一个好的系统而言,系统应该能够提供给存储管理员相关的资讯,方便存储管理员预测实际存储容量的增长速率,并告知管理员什么时候应该添加新的容量。
另一个挑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数据库和文件系统都能收回已经删除了的空间。一些数据库和文件系统总是分配新的空间,而不是删除之后释放的空间。当频繁删除和建立文件的时候,很可能出现问题——自动精简配置系统将会持续要求更多的物理空间,而同时一些删除了数据的空间却不可用。所以我们最好在自动精简配置系统下对应用做一下测试,看看实际存储利用率到底有多大。我们也应该问问厂商,它有没有测量实际存储资源利用率的工具,或者有没有程序来阶段性的恢复已经删除的空间。
对于不同的部署方案,自动精简配置对系统表现的影响可能也不尽相同,这取决于我们必须管理的大量的表格和文件碎片。我们建议最好向厂商索要一个全配置卷与自动精简配置卷的对比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