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告别3Com,赛门铁克是华为的新欢?

3Com是华为进军国际的敲门砖?

    早在2003年,私有的华为公司以华为51%股份,3com49%的股份的股权方式,投资1.6亿美元现金,与美国3com公司合资,成立一家名为华为3com的通信网络设备和软件制造公司。当时业界普遍对合作抱有较高评价,认为双方都获益良多。以后的事实也的确证实了专家们的预测:经过了短暂的磨合期,华为3Com公司(简称H3C)的业绩稳步增长。截至到2006年上半年,H3C的营收业绩达到3.24亿美金,同比增长保持了70%的幅度。

    告别了运营商、企业网的激情消费时代后,H3C的持续高速增长更加惹人注目。根据调研公司业绩数据显示,华为不仅仅稳居国内市场前列,H3C的瞩目的增长速度也赶超了一些国际市场上的老牌厂商,跃入国际第一阵营。数据显示06年上半年,Extreme的营收为$1.68亿,Foundry为$2.22亿。

    但是就在H3C业务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华为宣布将出售其在H3C的全部49%的股份(早在2005年,华为就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手头H3C 2%的股份),由此引发了2006年H3C的股权竞购案,最终3Com以8.82亿美元的价格将原华为股份尽数购回,相比最初华为1.6亿美元的现金投入,此次股权交易让华为赚的盆满钵满。

    除开股权交易的巨大差额的吸引力之外,华为出售H3C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2003年华为与3Com联姻时,正处于进军国际市场的关键时期。其产品已经步入主流网络设备供应商之列,但无论就品牌影响力、营销体系以及成功案例来说,要实质性地打入北美、欧洲市场还存在客观上的困难,而当时纷扰一时的华为-思科专利纠纷案更是让其徘徊于国际市场大门之外的同时,面临了更为不利的局面。

    与3Com的合作可算是华为步入国际市场的一块垫脚石,并让华为成功规避了由华为-思科专利纠纷案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凭借3Com在全球范围内的营销网络和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今天华为的整体收入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海外市场的营收,已经成功完成国际化改造。3Com也日益失去了其在华为整体战略布局中的意义。

    Garnter大中华区存储分析师张瑾则认为:除了3Com本身已经失去了对于华为的价值以外,华为和H3C本身产品线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导致了华为与H3C的直接竞争关系。而且H3C更主要面向企业用户,而华为则发家于电信运营商市场,二者的经营模式本身有很大差别,因此卖掉H3C股份,电信运营商市场就成为华为的重点主攻市场。

    那么告别3Com之后,究竟什么力量把华为和赛门铁克联系到了一起呢?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