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875P芯片组:
I875P芯片组是Intel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站芯片组,由于它的前端总线(FSB)很高,加上具有AGP 8X的总线,因此,很多主板厂商都选用875P芯片组做成工作站主板。但是它的价格要比E7500芯片组要低很多,也有一些主板厂商把它做成服务器主板。875P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支持双CPU形式,不过台湾一线主厂商华硕却推出过一款另类双至强875PPC-DL Deluxe主板,可能是至强处理器的前端总线较低,前端总线只能达到533MHz。下面是875P的架构图:
#$[*114063.jpg*#a*#0*#0*#center*]$#
点击上图可看清晰大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875P芯片组由82875P(MCH)和ICH5(82801DA)或ICH5R(82801DAR)组成,前端总线有800MHz,总线带宽有6.4GB/s,正好和NorthWood核心的P4一样,而在内存方面875P支持ECC DDR内存,但不支持Unbuffered / Registered内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否则875P就要买E7500系列的价格啦。在外设方面,ICH5/ICH5R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特别是SATA、USB2.0、六声道声卡等,用户不需要另外购买扩展卡能得到免费的功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875P芯片组的千兆网卡,它是直接和北桥进行数据交换的。这样的结构能加快数据的传输,而不需要通过南桥芯片和设备。
Intel E7501芯片组:
相对875P芯片组来说E7501芯片组就复杂一点了,支持双至强处理器,Intel推出后得到了一线主板大厂的全力支持。包括超微、泰安、艾崴、华硕、微星等纷纷上市了E7501主板。象超微X5DP8-G2、X5DPA-GG X5DPL-8GM;泰安 S2723GNN、S3022UGNN;艾崴DPX2-S320、DPX2-SATA;华硕PU-DLS等是该芯片组的佼佼者。但E7501也有缺点就是不能支持AGP 8X、USB2.0、低功耗省电模式等。不过,Intel的下一代芯片组E7505将改进这几点。
#$[*114065.jpg*#a*#0*#0*#center*]$#
点击上图可看清晰大图
E7501是一款支持双至强的芯片组,它由E7501(MCH)、ICH3(82801CA)、P64H2(82870P2)组成,前端总线533MHz,总线带宽有4.3GB/s,支持ECC Unbuffered / Registered DDR266内存。并且通过P64H2桥接芯片来提供对64bit 100/133MHz PCI-X的支持,这样的设计能拓宽64bit PCI-X扩展卡的数据带宽,使用户等待数码交换的时间大大减少。而且Intel Hub Interface架构已经从以前的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使MCH-ICH3-P64H2的带宽达到1GB/s,把系统的瓶颈减少到最小。E7501芯片组的南桥ICH3要比875P的稍弱,不过一般服务器主板通过ICH3数据交换的机会相对较少,网络和存储的数据交换是最多的。
Intel E7505芯片组:
Intel看到E7501还是有设计上小缺点,决定在E7501的基础再进行一次改进,所以,在2003年第二季度推出了这款E7505芯片组,其设计的思路和E7501保持一致,基本上是E7501的升级版。E7501所不支持的AGP 8X、USB2.0等设备都得到很到支持。一线主板大厂超微、泰安、艾崴、华硕、微星也在同期推出了他们的E7505主板。下面请看E7505的架构图:
#$[*114067.jpg*#a*#0*#0*#center*]$#
点击上图可看清晰大图
大家可以看到E7505的架构和E7501的相差并不多,只是南桥换成了ICH4,并且增加了AGP 8X总线。也支持533MHz前端总线,ECC Unbuffered / Registered DDR266内存,最大能到16GB的容量,不过要实现这么大的容量还得通过Intel专门为此设计的内存控制芯片。对64bit 100/133MHz PCI-X的支持是通过一块P64H2芯片来实现的。芯片组之间通过Intel Hub Interface 2.0技术提供1GB/s带宽。并且还特别提供了Intel Application Accelerator(Intel系统加速器),大大提高了操作系统数据处理的能力。还针对服务器功耗大的特点,专门设计了Low-power Sleep Mode(低功耗睡眠模式),在服务器空闲时间,会适当的降低芯片组的功耗,在这点上改善了服务器的用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