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篇:
今年的服务器市场可以说竞争的异常激烈,很多有实力的厂商频频出击,推出各种架构的服务器象SUN、惠普、IBM、DELL等,并且国产品牌联想万全、清华同方、浪潮、实达、曙光、海信等也不甘落后,以提高性价比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而且一线主板厂商也开始关注这一个日益增长的市场,象超微、泰安、艾崴、华硕、微星、技嘉等。
由于电脑配件价格回落,较多的用户开始选择自己选购配件来组装服务器,这样算下来的成本要比单买一个品牌服务器要便宜得多。我们IT168网站为用户所想推出了这个专题,来帮助那些即将需要购买服务器的用户。
服务器主板是一台电脑基石,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台服务器的稳定,这有点象盖高楼大厦一样,地基打不好房子盖高了会塌一样。现在笔者要简单的说一下工作站和服务器的区别:工作站和服务器的第一大前提就是要稳定,由于服务器承载着很多用户访问网络,因此在网络性能是一项主要指标,而无论是图形工作还是辅助设计工作站除了稳定还需要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图形工作站还需要有大容量的存储器,象SUN的图形工作站是选用SCSI RAID。
上面简单的说了一下工作站和服务器的区别,芯片组是服务器主板的灵魂,一款功能强大、性能超群的芯片组是保证服务器工作效能的一大前提。去年服务器的芯片组也发布了很多款,包括Intel的875P、E7500系列;AMD、VIA、nVIDIA、SIS的K8系列,接下来笔者就这几款芯片组介绍一下他们的主要技术。
Intel 875P芯片组:
I875P芯片组是Intel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站芯片组,由于它的前端总线(FSB)很高,加上具有AGP 8X的总线,因此,很多主板厂商都选用875P芯片组做成工作站主板。但是它的价格要比E7500芯片组要低很多,也有一些主板厂商把它做成服务器主板。875P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支持双CPU形式,不过台湾一线主厂商华硕却推出过一款另类双至强875PPC-DL Deluxe主板,可能是至强处理器的前端总线较低,前端总线只能达到533MHz。下面是875P的架构图:
#$[*114063.jpg*#a*#0*#0*#center*]$#
点击上图可看清晰大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875P芯片组由82875P(MCH)和ICH5(82801DA)或ICH5R(82801DAR)组成,前端总线有800MHz,总线带宽有6.4GB/s,正好和NorthWood核心的P4一样,而在内存方面875P支持ECC DDR内存,但不支持Unbuffered / Registered内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否则875P就要买E7500系列的价格啦。在外设方面,ICH5/ICH5R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特别是SATA、USB2.0、六声道声卡等,用户不需要另外购买扩展卡能得到免费的功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875P芯片组的千兆网卡,它是直接和北桥进行数据交换的。这样的结构能加快数据的传输,而不需要通过南桥芯片和设备。
Intel E7501芯片组:
相对875P芯片组来说E7501芯片组就复杂一点了,支持双至强处理器,Intel推出后得到了一线主板大厂的全力支持。包括超微、泰安、艾崴、华硕、微星等纷纷上市了E7501主板。象超微X5DP8-G2、X5DPA-GG X5DPL-8GM;泰安 S2723GNN、S3022UGNN;艾崴DPX2-S320、DPX2-SATA;华硕PU-DLS等是该芯片组的佼佼者。但E7501也有缺点就是不能支持AGP 8X、USB2.0、低功耗省电模式等。不过,Intel的下一代芯片组E7505将改进这几点。
#$[*114065.jpg*#a*#0*#0*#center*]$#
点击上图可看清晰大图
E7501是一款支持双至强的芯片组,它由E7501(MCH)、ICH3(82801CA)、P64H2(82870P2)组成,前端总线533MHz,总线带宽有4.3GB/s,支持ECC Unbuffered / Registered DDR266内存。并且通过P64H2桥接芯片来提供对64bit 100/133MHz PCI-X的支持,这样的设计能拓宽64bit PCI-X扩展卡的数据带宽,使用户等待数码交换的时间大大减少。而且Intel Hub Interface架构已经从以前的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使MCH-ICH3-P64H2的带宽达到1GB/s,把系统的瓶颈减少到最小。E7501芯片组的南桥ICH3要比875P的稍弱,不过一般服务器主板通过ICH3数据交换的机会相对较少,网络和存储的数据交换是最多的。
Intel E7505芯片组:
Intel看到E7501还是有设计上小缺点,决定在E7501的基础再进行一次改进,所以,在2003年第二季度推出了这款E7505芯片组,其设计的思路和E7501保持一致,基本上是E7501的升级版。E7501所不支持的AGP 8X、USB2.0等设备都得到很到支持。一线主板大厂超微、泰安、艾崴、华硕、微星也在同期推出了他们的E7505主板。下面请看E7505的架构图:
#$[*114067.jpg*#a*#0*#0*#center*]$#
点击上图可看清晰大图
大家可以看到E7505的架构和E7501的相差并不多,只是南桥换成了ICH4,并且增加了AGP 8X总线。也支持533MHz前端总线,ECC Unbuffered / Registered DDR266内存,最大能到16GB的容量,不过要实现这么大的容量还得通过Intel专门为此设计的内存控制芯片。对64bit 100/133MHz PCI-X的支持是通过一块P64H2芯片来实现的。芯片组之间通过Intel Hub Interface 2.0技术提供1GB/s带宽。并且还特别提供了Intel Application Accelerator(Intel系统加速器),大大提高了操作系统数据处理的能力。还针对服务器功耗大的特点,专门设计了Low-power Sleep Mode(低功耗睡眠模式),在服务器空闲时间,会适当的降低芯片组的功耗,在这点上改善了服务器的用电量。
AMD 8151芯片组:
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压制后,AMD今年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了。他们的K8处理器如期的上市,并且得到象超微、泰安、艾崴、华硕、技嘉一线主板大厂的支持。还有SUN、IBM、联想等都有K8的产品推出,标志着64位处理器真正的来临了。K8分为服务器版本和主流桌面版本,服务器的版本叫做AMD Opteron,型号为240、242 及 244,最新的148、248和848型号也将不日上市。
AMD Opteron性能非常强大,它在处理器核心内部集成了一条128位DDR DRAM内存控制器,在每个处理器中可以支持多达8个带校验的DDR DIMM。由于处理器核心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所以内存带宽会随着处理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使用HyperTransport(超级旁路技术)和北桥相连接。HyperTransport最多可有三个连接,每个连接可以提供高达6.4GB/s的带宽,每个处理器可以提供高达19.2GB/s的带宽,为高速设备做好足够的带宽的准备。
厂商纷纷看好K8的前景,VIA、SIS、nVIDIA芯片级设计厂商都推出了K8的芯片组,象VIA K8T800、nVIDIA NF3 150等。但自家的处理器当然是配自家的芯片组比较好咯。大家可能还会记得早在两年前AMD就出过一款AMD 760MP芯片组,当时是为Athlon MP处理器而专门开发设计的。因此,这次的K8处理器也会有AMD自己的芯片组,它就是AMD 8000系列。
#$[*114069.jpg*#a*#0*#0*#center*]$#
点击上图可看清晰大图
大家可看到AMD 8000芯片组和Intel的7500系列有所不同,它有独立三片不同的芯片所组成,支持双路AMD Opteron处理器, 800MHz前端总线、ECC Registered DDR 400内存。
由AMD 8151、8131、8111三片芯片组成了AMD 8000芯片组。AMD 8151是一款支持AGP 8X总线的芯片,它和处理器内部的内存控制器是直接相连接的,它的总线是独立的,也是说在一个时钟周期8X图形加速卡上的数据不用等待就能马上进入K8处理器内存进行运算。AMD 8131是负责PCI-X并具有APIC高级电源管理的一颗芯片,和Intel的P64H2像类似,它也是能支持64bit 100/133MHz PCI-X的设备。AMD 8111芯片主要是负责I/O控制的,并具有10/100Mbps、ATA 133、USB2.0、AC97 Codoc功能,并还能提供32bit PCI扩展功能。所有的芯片都选用HyperTransport技术,具有6.4GB/s超高速的带宽连接。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对服务器主板芯片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虽然上述所列出的芯片组只是少数服务器芯片组的一部分,但市场上主流的服务器主板也就这几款了。象VIA K8T800、nVIDIA NF3 150等芯片组我们IT168网站行情报道已经有所涉及,等下次K8处理器大量上市之日,笔者再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更多精彩,请接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