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主发展还是被收购
在这起收购案中,Dell开出的收购价相比3PAR的股票市值超出87%,对3PAR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开价,然而进一步揣测3PAR选择被收购的背后原因,可以窥视3PAR目前面临的发展的困境与尴尬。
3PAR公司成立于1999年,几个创始人主要来自Sun公司,最早的前身叫作3PARdata,并于2008年正式IPO上市成功。要知道存储领域的技术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EMC/HDS等几家大厂商把持着中高端存储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3PAR能够突破技术壁垒并最后成功上市,没两把刷子那是绝对做不到的。
不过对于3PAR这类拥有独特技术优势的初创厂商来说,可能的发展道路其实只有两条:
其一是自行发展,依靠自己的力量铺设销售渠道树立品牌,显然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例如EMC、NetApp等厂商早先都是从小厂商逐步发展壮大,一步步积累到今天的规模。不过3PAR今天所面对的市场环境显然不能和EMC、NetApp等厂商同日而语。
在EMC发展最快速的上世纪90年代,适逢用户希望摆脱IBM对大型机的绝对控制权,因此EMC提供的针对大型机系统的存储解决方案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NetApp则是首家提出NAS文件存储系统概念的厂商,很好的满足了当时用户在文件存储方面的需求。加上这些厂商发展的都较早,存储领域的市场格局还未确定,厂商还能拥有诸多不确定的发展机遇和大展拳脚的空间。
3PAR的产品显然也有其独到之处,但更多集中在关键业务应用环境下的高IOPS应用,在这个领域,显然IBM、EMC、HDS等老牌厂商已经把持住了相当的市场份额。3PAR想凭借一己之力从IBM、EMC、HDS等老牌厂商嘴里争抢奶酪也并不容易。
第一条自主发展的路走不通,想要持续发展,剩下就只有被收购了。对于这些初创的小型厂商来说,产品整合到某个大型厂商的产品线中,拥有了更强大的铺货渠道,市场推广和产品研发上也有了更充裕的资金支持,相比凭借一己之力在市场上单打独斗,也未必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3PAR的产品技术在IT168早先就有过相当详尽的报道,其产品线采用了集群横向扩展的架构,具体包括两个系列,T系列产品定位高端,最大支持8个控制器,F系列自定位中端,最大支持4个控制器。无论是中端F系列还是高端T系列,都采用了3PAR独有的Inspire主动网格控制器架构,能够在多个处理器之间达成更加彻底的负载均衡。配合3PAR独有的Inform操作系统以及用于加速运算的ASIC芯片,3PAR的产品常年荣登SPC-1性能测试成绩单前列。
3PAR Inspire主动网格控制器架构
T系列存储采用了更新的第三代ASIC核心和新的操作系统版本,实现更强大的自动精简配置功能。T400拥有64个光纤通道(FC)端口,并加上了支持GigE(GB级以太网)和iSCSI(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功能,可以扩展到640个驱动器。T800拥有128个FC端口,可以扩展到1280个硬盘驱动器。
相关链接:
3PAR:推动SSD平民化应用的“三驾马车”
导购:深入解析3PAR磁盘阵列系统架构
3PAR模块化中端新品 危机下的精简存储
专访3PAR:剖析3PAR的中国“云计划”
深入分析:3PAR凭什么争锋存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