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同有似乎更多地以存储集成商的身份出现在存储业界。然而近年来,我们更加频繁的看到同有自有品牌产品的身影出现在各个场合。作为存储渠道商混业经营的突出典范,同有似乎在混业和转型的徘徊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十八年发展之路
同有最早切入存储市场,是从存储配件开始。那是1988-1994年间,当时同有公司总共也就几十人而已,主要以经营服务器硬盘、板卡一类的配件为主要业务。在那个年代,一块服务器硬盘可以卖到几千美金,然而用户对服务器和存储却还一无所知,懂服务器的人不多,懂存储的人就更少,凭借技术至上的发展理念,同有成为当时少有的专业解决服务器存储问题的公司之一。
随着用户的应用不断成熟,很快服务器硬盘的价格逐步透明化,整个存储配件业的前景一天天暗淡下去。竞争日趋激烈,同有也失去了原本在这一市场的优势地位,开始思考转型和发展的出路。
用户的数据发展是呈爆炸式增长的,内置的服务器硬盘已经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存储独立化、集中化趋势正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技术浪潮,在这种趋势的引领下,同有很快就敏锐地发现了磁盘阵列这块未来的黄金业务。于1996年宣布,停止磁盘阵列卡和硬盘进货,全面进军磁盘阵列市场。正是这一决定,奠定了同有现今发展模式的框架和基础。
磁盘阵列的销售不同于存储配件,需要集成商有更多地增值能力,在转型之初,同有毫无疑问碰到了系列的问题和困难,然而凭借对这块市场的执著和乐观,坚持到现今,同有已经在存储集成市场上打下了一片江山,拥有自己的一块天空。
多年的项目集成让同有在各个地区和行业都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然而项目集成所带来的利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同有对未来的期望,同有很快发现中低端市场的需求更为庞大,这部分市场对存储系统的复杂功能要求不高,更多的是性价比的残酷比拼,在这个市场上,规模化是赢得市场的关键,而要形成规模化,最便捷的方式,是直接做产品。
这是对于同有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战略抉择,2004年,同有推出了自有品牌产品,并在随后的几年内不断的完善自有品牌产品线,如今,同有的自有品牌产品已经占到其销售营收的50%左右。同有这家老牌的存储集成商,也正在混业经营的道路上,逐渐从集成商向厂商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