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戴尔易安信解决方案微信公众号
云计算从最初的概念到如今的广泛落地,企业上云之路在逐渐丰富的同时,对于云的需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就IT现代化,相对于早期的云敏态和传统架构稳态,如今企业用户面临更多的是如何打造敏态加稳态资源平台
就应用现代化,企业需要更多考虑如何从资源平台向创新平台转变,如何同时支撑裸金属、微服务,容器技术保证应用现代化和持续交付能力
就多云和混合云逐渐成为企业实现业务创新的新型架构之际,企业考虑更多是如何跨混合云平实现智能化管理
在过去六年中,中桥调研咨询就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和价值,云计算技术和市场格局的变化等多维度,对大量行业用户进行了持续且深入调查和采访。
在2020年11月中桥最新出炉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
· 多云和混合云逐渐成为企业保障业务的基本设施架构;
· 随着5G、工业互联网、AI等技术的应用以及与产业的融合,加速企业IT向跨核心-云-边缘转变,也带动企业对于工作负载跨核心、云、边缘动态双向迁移的需求在不断上升;
· 企业在云层之上的业务升级能力、跨界跨业构建业务生态潜力,以及跨混合多云的管理能力,决定着企业在后疫情和新基建时代的竞争能力。
通过新鲜出炉的调研数据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021年中国市场云计算有哪些
新的亮点和变化
云计算持续增长
云原生成主要驱动力
云依旧是企业级用户2021年的第一IT战略重点。
据中桥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图1),企业级用户2021年的第一IT战略重点仍然是建设云(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多云)。
图1.未来12个月IT三大战略重点
疫情引发在线需求爆发性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SaaS服务快速普及,降低了企业在业务上云上的思想阻碍,驱动了企业对云原生的需求。原生应用的交付能力和迭代速度,成为创新能力和优化用户体验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此外,新基建推进各行各业在5G和工业互联网上的战略布局,也进一步推动企业级用户对云的应用。同时,根据中桥调研数据和深访显示,企业级用户对于云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早期通过云计算降低IT开支,提高IT对业务响应速度,向架构现代化和应用现代化升级。
混合云
成为企业级IT主要形态
越来越多企业级用户将混合云作为IT主要形态。
中桥调查数据显示(图2),目前40.6%的企业级用户将混合云(自有数据中心和公有云)作为标准IT形态,而未来两年近一半用户(49%)将混合云作为标准IT形态。由此可见,混合云占比持续上升。
另外,目前23.1%的企业级用户选择将工作负载持续运行在传统数据中心,但这部分用户快速通过IT现代化向私有云或混合云演进。混合云快速成为主要IT形态。
图2.企业级用户典型IT形态的变化趋势
混合云的优势相信大家已了然于心。企业可以将一些核心业务数据部署在本地的数据中心满足合规要求,而云原生和边缘应用或者是负载需求波动不可预测的业务应用,以及新业务开发,则部署在公有云,利用公有云的特点来快速实现触达用户的服务能力,保证2C查询交易激增业务稳定。
当然,凡事看两面。这样的选择也给企业用户带来了管理上的麻烦。
上云容易、管云难
过去几年,企业在快速部署云计算过程中,普遍遇到业务上云、管理多云和云上云下业务合规难。
研究表明(图3),保障部署在多个公有云上的数据安全和业务合规、跨不同云管理运维,以及应用迁移周期长、成本高,是企业级用户面临的三大难题。
图3.企业在应用云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混合多云合规难
由于各个公有云的服务和数据管理个性化,增加跨多云实现数据保护管理难度。与此同时,如何在应用运行在不同云时,保证数据的集中管理,增加了业务合规风险。考虑到企业级混合云常态,云上云下实现保证企业级SLA数据管理,更是难上加难。
混合多云管理复杂
混合云、多云正在迅速成为企业构建业务的创新平台。但是,由于各种云管理不兼容,增加企业在跨云管理难度,造成“云孤岛”。而通过API实现多云管理,往往能“看”不能“管”,无法保证工作负载跨不同云资源稳定安全。
据中桥调查数据显示,未来2年,中国市场企业级用户正在实现混合云升级,从早期通过VPN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以及基于API实现混合云资源管理,向企业级一致性工作负载双向迁移和智能管理演进升级。这也表明企业级用户对于混合多云一致性架构一致性管理的迫切需求。
应用上云周期长
相对互联网公司、创新企业的云原生环境,企业级用户往往需要考虑如何在保证已有IT架构和应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演进升级。这个过程中,不论传统应用上云还是下云,整个迁移并不简单,应用“改造”比较复杂,这使得应用迁移周期长、成本高,并且还影响业务的稳定性。
中桥调研的数据显示,对企业级用户来说,从规划到完成云迁移,到云应用正式投入生产,35.7%需要几个月的时间,28.7%甚至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
云计算“新贵”
企业级一致性混合多云
企业级一致性成为企业评估云平台的重要评估标准。混合或多云战略逐渐成为当下大多数上云企业的选择,这种趋势使得企业IT架构日益复杂化,也让企业在管理上倍感压力。
并且在后疫情和新基建的影响下,IT和OT加速融合,跨核心-边缘-多云架构普及。这个过程中,企业对于跨多云管理和企业级一致性混合云提高多云资源管理效率,加速业务数字化转型和跨业跨界协作创新能力的需求逐步得到凸显。
调查显示(图4),目前75.5%中国企业将通过企业级一致性混合多云布局工业互联网作为IT战略重点。
图4.企业级一致性
成为云资源平台最重要评估指标
企业级一致性混合多云给企业带来以下价值:
架构一致性
能够动态地将工作负载部署到所需的任何位置,跨混合云以及跨核心-边缘-云资源保证企业级一致性性能,对现代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而根据ESG数据显示,基于跨混合云资源企业级一致性架构,更新应用程序运行位置的时间平均将缩短 35%。
管理一致性
不同云环境中运营的挑战在于,每个云平台很容易各自为政,各自使用单独的一套工具。通过企业级一致性管理,不仅跨混合多云智能监控,还可以减少混合多云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对资源的占用,提高混合多云平台上业务管理效率,确保业务合规。
敏捷性创新
跨混合多云实现多种现代应用的持续交付决定着创新能力,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可编程资源和应用开发人员资源自服务,以及人工智能全周期资源自适配,成为敏捷创新,安全运营的核心要素。
在新基建和后疫情的影响下,具有企业级一致性混合多云平台成为企业在敏捷创新、跨业跨界融合创新,以及服务出海重要的业务平台支撑。
戴尔科技企业级一致性的
混合多云平台
戴尔科技为企业提供跨混合多云企业级一致性平台,为企业级用户成为数字化转型领导者打造可靠云资源平台、数据平台和创新平台,构建以数据为核心业务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布局平台的底座,给企业智能物联升级奠定基础。
其实,企业级用户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级用户往往会面对三个演进阶段情况:
❶ 打造现代化数据中心或是向着私有云方向发展,通过IT现代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IT对业务响应速度;
❷ 应用现代化加速企业应用从裸金属、虚机实现应用现代化,以及云原生创新发展;
❸ 工业互联网加速应用跨边缘-核心-云应用安全开发部署,负载动态迁移,满足产业链上下游和跨业跨界协作的支撑。
因此,在演进过程中,如何满足企业级用户不同的发展需求,保障工作负载的动态迁移,为现代化应用的持续交付实现赋能,同时简化管理并始终让其享有一致性体验,成为他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难点。
戴尔科技的企业级一致性混合多云平台,基于VxRail与VCF深度整合为用户提供云就绪路径。如客户可以从最低两个节点开始在边缘部署,之后随着业务的发展,再逐步增加节点,部署到数据中心及混合云和多云,可满足上千节点的部署,满足用户不同的发展需求,平滑企业的演进之路,优化用户的投资回报。
同时,企业级用户可借助该平台构建跨核心、多云和边缘构建现代化应用交付平台,帮助企业提升应用交付效率,从而实现数字化创新。当然,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戴尔科技的混合多云平台以端到端智能的管理免除了企业级用户面临混合或多云环境下管理难,难管理的烦恼。
端到端智能的管理
“化解”企业多云管理难点
面对应用数量快速增加、IT资源与架构形态持续演进的这个过程,保证细粒度的企业级一致性,就需要覆盖架构层、资源层到应用层的端到端的智能管理。
戴尔科技秉持一贯的“多云至简”的理念,其企业级一致性混合多云平台实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端到端智能管理,“化解”企业在管理混合云、多云上的难度,让企业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发展业务。
该平台通过VCF和VxRail的紧密集成实现跨混合多云资源平台的智能透明管理,实现跨边缘-核心-多云的动态负载双向迁移,统一管理;以VMware vRelease AI实现数据中心资源智能监控管理(细粒度化数据中心监控管理);以VCF with Tanzu保证应用DevOps智能生命周期管理。
而这整个上下一体的管理中,还通过嵌入AI&ML技术,实现基于AIOPs的全栈式智能管理,让整个混合多云平台具在运行过程中持续迭代升级和自动调优的能力,屏蔽混合多云的管理难度,让企业释放IT管理资源用于业务创新。
企业上云之路变得越来越丰富,优势与挑战并存。戴尔科技的企业级一致性混合多云平台不仅加速应用交付,释放数据价值,在企业布局智能物联的道路上提供有支持,并且其具有的企业级一致性和智能监控管理可以简化混合多云管理,节省运营成本,保证业务合规,扩宽跨界跨业生态之路。
有关更多该平台
如何助力行业用户
了解更多,请关注如下会议
邀请您参加
12月22日上午10:00
戴尔科技云平台讲堂
这次邀请到中桥咨询首席分析师王丛
以及信达期货副总经理王海平
为大家解读中国云计算市场
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企业上云之路如何顺利可行
且听22日的铿锵三人话多云
*数据来源说明:中桥调研咨询,2020年11月,受访企业的行业分布包括金融、政府、制造业、教育、医疗、电信、能源、互联网等。受访样本量为400家企业级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