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高端 2015换代与ARM两手抓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数据说话最为直观。华为中国区存储解决方案销售总工彭柯通过几个数字,向大家介绍了华为存储中国区的市场份额增长情况。2014年华为存储发货套数一发货超过了9359套,这是华为存储比较亮的数据,发货套数增长75%,华为目前排在第二。在客户这块承载的数据量目前华为排在第三,次于戴尔,累计发货容量是239PB。另外在整个2014年比较亮的数据是华为高端存储增长。
此外,华为高端存储增长达到了400%,2014 Q3累计三个季度超过了196套,华为排在第二个位置上。华为高端存储使用场景,整个2014年不仅是量的增长,还有质的增长。华为存储在四大行的市场份额中也做到了比较领先的位置,包括中行还有其他一些股份制银行都有一些应用,2014年华为针对新的技术包括软件定义和大数据跟工行一起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建行各个总行和各个一级分行华为存储都有比较大的应用,这是华为存储在整个金融领域的一个进展。
2014年华为存储与多个省建设了一级的区域医疗服务平台,例如云南省有14套高端的销售,包括省一级的区域平台,加上各个地市的区域平台。华为存储联合合作伙伴一起帮助客户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省范围内的医疗服务系统,能够打通整个医疗的结算包括医疗保险。而且华为帮助客户建立了非常高效两用双活的数据中心。
那么在2015年,在未来的发展中,华为存储又将如何布局?
“我们将在今年内正式出货基于ARM 64位处理器的存储系统”,范瑞琦的一席话顿时勾起了在座媒体的好奇心。要知道在数年前,如果说ARM将成为数据中心的颠覆力量,无数人都对此嗤之以鼻。即便是在移动端风生水起,ARM这个小家伙又怎能承担起数据中心的繁重负载?所以,虽然ARM的呼声一度很高,但进入数据中心的路并不好走。而今,随着全球首款64位ARM服务器处理器的发布,人们已不再怀疑ARM入主数据中心的实力。
云应用的普及和深入使得数据中心开始面临海量数据的难题,这些数据通常是访问频率不高的冷数据。ARM处理器所具备的的多核心、高并行、低功耗的特性恰好满足了冷数据存储这种新需求。作为ARM走进数据中心的主要切入点,此前百度就已经应用ARM处理器进行过冷数据处理。事实上,华为早在2012年也曾在ARM存储方面进行过一些探索和尝试,当年所发布的OceanStor UDS(Universal Distributed Storage)海量存储系统即采用了基于ARM架构的低功耗、高密度存储节点及相关技术。而近来“冷”存储的愈演愈“热”,也让这部分市场颇具潜力。华为和ARM 64位处理器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轻量化应用将给数据中心领域刮来怎样的变革风潮?我们要待到来年再看了。
在华为存储2015年关键词一图中,新一代的Oceanstor 9000和Oceanstor18000尤为瞩目。不过华为方面目前并未透露这两款核心产品的发布日期。“展望未来,华为存储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打造秉承着十二个字,即——稳定可靠,简单应用,面向未来”,范瑞琦总结道。这一策略也将促使华为存储为用户提供更适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成就华为存储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