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2014年的IT领域风波不断,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风潮涌起,去“IOE”持续发酵,IT国产化呼声愈演愈烈。特别是在存储领域,IBM、EMC屡次“中靶”,在政府、金融等领域的优势不再,因此发展略显乏力。而借此良机,许多国内厂商开始异军突起, 并逐渐追赶上国外传统厂商的步伐。
作为通信和信息技术设备供应商,华为一路走来广为人知,然而其在IT市场的地位却常常被通信市场的光环所掩盖。事实上, 自2011年正式成立IT产品线,在短短几年内华为已经完成了在IT基础设施领域的全面布局,并成功跻身全球主流的IT厂商。“楠竹三年只培根,一朝飞越莫等闲”——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在2015新年致辞中的一番话也印证了其存储产品线在2014年的表现。作为IT产品线最主要的产品之一,华为存储产品从2010年第一次进入Gartner存储魔力四象限,并在2014年跃升到魔力四象限的“挑战者”象限,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意味着华为在存储市场多年深耕的成果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
合作创新 借集成拓展商机
面对2014年快速变化的IT环境,对于众厂商来说机遇与挑战相伴相随。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2014年的成绩如何呢?
华为IT营销工程部部长黄瑾在日前的华为存储新春媒体会上表示,自2010年起,华为已经意识到了ICT融合转型的趋势:第一,所有运营商未来电信设备都会逐渐的IT化,云计算以及其他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已经让很多用户认识到了这种转型的必然性。第二,电信设备市场每年市场份额大约为1200亿美金,华为已经占据了相当不错的市场份额,向上增长需要一定的空间。
黄瑾说,在电信的机房中,随处可见华为的硬件设备,上面运行的也是华为生产的软件。从设备本身而言,CT设备和IT设备本身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再看企业级IT这个市场,其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除了云计算和大数据,仅就计算和存储市场而言,一年市场空间也接近一千亿美金,对于华为而言是个巨大的机会。
在市场上,华为一直坚持被集成的策略,这对于华为存储来说同样适用。华为希望与更多的ISV和SI合作,合作不管体现在合作伙伴上,对于开源社区,华为同样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2013年OpenStack峰会前夕,华为已经成为OpenStack基金会的金牌会员。目前,华为在OpenStack组织的贡献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成为社区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华为存储从2002年开始预研工作,2004年发布了2GB光纤存储,2008年华为赛门铁克成立之后,华为存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011年,华为宣布以5.3亿美元收购美国赛门铁克持有的双方合资企业的49%股权,并在回购半年后,推出了全新的华为OceanStor T系列统一存储系列产品。2012年9月,华为宣布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和OceanStor 9000大数据存储,标志着华为正式步入高端存储和大数据存储厂商的行列。
华为存储产品线总裁范瑞琦在会上表示,2015年,华为将重点在渠道和品牌这两方面增加人员预算和编制,通过进一步提高渠道影响力把品牌的力度优化。另外,2014年华为对整个IT产品线进行了统一规划,并拟建了新的实验室,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资源整合,为合作伙伴提供了立体的线上体验服务,合作可以直接从互联网登录查看虚拟化、云计算、存储所有配置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室也可以提供实验环境给华为合作伙伴工作,且可以完成与所有IT行业其他伙伴的对接认证。
在范瑞琦看来,华为依旧将存储应用的可靠性放在首位,在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华为认为其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合作伙伴向用户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新技术,提供各种各样的接口来支撑多种应用,形成简单易用的产品生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