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向云进军 企业私有云存储系统选购指南

  IBM XIV存储系统

  IBM XIV存储系统是IBM并购以色列公司XIV技术之后,经过整合并于2008年推出的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存储系统。截止到2011年,IBM公司已经发布了第五代XIV架构。其通过完全网格化的体系架构以满足高并发与高可扩展性需求,并摒弃了传统的RAID模式而采用内建的类RAID1的模式对数据进行保护,采用条带化IO来消除系统热点,以满足云环境下的混合工作负载需求。

 IBM XIV存储系统

  XIV内部采用一种独特的全网格架构,整个XIV存储系统由多个网格单元组成,每个网格单元都是基于X86的标准化架构,包括了前端端口、计算单元、缓存、后端磁盘组成了一个紧耦合的网格节点。这些节点通过内部的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冗余连接。所有节点在一起形成一个网格体系结构的工作模式,因此,该系统可以提供本身具有的并行方式,其强大计算能力能够适用于很多的并行分布式计算环境。

  通过这种独特的网格架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离散的计算单元,并且拥有自身所需的一切硬件基础。这个架构的最大优点在于可实现业务负载均衡,并且当需要对存储系统进行扩容时,其可通过添加硬件的方式就能简单完成。而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容量扩展的同时,其带宽和计算能力也随之线性增长。在这一点上,传统的存储系统是很难实现的。

  在数据保护方面,传统的存储系统均是采用RAID1、RAID5以及RAID6等模式来对数据进行保护。XIV存储系统采用类RAID1的模式对数据进行保护,并通过内部算法,将文件分割成1M大小,分散存储在XIV内部任意网格位置,并在另一网格内存放同样的内容。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当存储系统内的任意硬盘出现故障之后,利用存储在其他网格上的副本可马上对故障磁盘的数据进行恢复。因为故障磁盘上的副本数据都是随机存储的,所以在恢复过程中,多块硬盘一起参与数据恢复,相比于传统的RAID保护模式,其速度必然大幅提升。因为副本数据都是随机分布存储在XIV的各个网格之中,所以即使在两块硬盘同时故障的情况,也可对故障磁盘数据进行快速恢复。

  在易用性方面,XIV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用户的易用性, XIV采用了一个简单易用的图形用户界面,可大大提高存储部署的速度和效率,用户不需要单独的控制台就可以完成XIV的部署配置,且管理GUI包含了预先设定的配置模型,帮助用户实现快速配置及调优,如创建卷、FlashCopy映射或设置RAID配置。

  所以,不管从性能方面、数据保护方面、可扩展方面或者易用性方面衡量,IBM的XIV存储系统都具有巨大的优势。这也是IBM公司在云存储领域主打的王牌。当然,因为篇幅的原因,上述虽然只是简要分析了惠普、HDS和IBM公司的适合私有云的存储系统。实际上,云计算从概念走向落地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这几家公司在努力,几乎所有的IT厂商(包括软、硬件供应商)都在朝着云这同一目标发力。除了上面介绍的3PAR、VSP和XIV之外,实际上适合云的存储系统还有EMC公司的VMAX、Dell公司的Compellent存储系统等,包括NetApp公司、DDN公司都有与之适应的产品,只是局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详细述说。

  并且,在上述所提到的存储产品中,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架构与优势,并且同类产品也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的评判,至于用户该如何选择,也没有一个可信服的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环境相结合,并考量IT管理人员的专业长处与供应商的服务覆盖范围,才能选择与企业最契合的产品。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