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方案的诞生
选用这种昂贵的,高使用消耗的方案,企业的容灾预算将大大增加。企业急需既安全可靠,又节省投入的新方案。基于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容灾方案应运而生。新的虚拟容灾解决方案,利用网络现有的传输能力,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所连接的存储系统中,上述所提到的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通过将数据复制功能从磁盘组转移到基于网络的,通用中央存储服务程序上,使得数据复制不再依赖于两组昂贵的,相同磁盘组。
这种通用服务程序为创建统一管理的存储网络提供了基础,并且,允许用户选择最好的磁盘阵列存储使用数据,选择便宜的JBOD或其它低投入的硬件存储复制数据。不必要求用户购置第二套昂贵的磁盘阵列,解决了高效容灾系统使用中,高投入的问题。
另一个益处是可以使用通用操作系统自备的网络功能特性。专用存储磁盘阵列配有各自的操作系统,它与通用网络间的数据通讯受到限制,只能通过基于磁盘的通讯协议,象光纤和ESCON,实现与磁盘,或与同类系统之间的通讯。不幸的是,基于公用网络的长距离传输需要更可靠的网络协议作支持,这意味着TCP/IP和磁盘阵列本身都不具备智能网络传输的特性。与此相反,通用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具有先进的网络传输功能。不需要外部转接设备就可以实现存储协议(FC,SCSI)与网络(LAN/WAN)协议之间的转换。摈弃存储转换装置,极大地降低了容灾系统实施过程中的硬件投入。
三、异步镜像技术
存储虚拟化容灾方案的最后难点将通过异步镜像来实现,以解决对连接频带的要求,使得运行费用降低。不难看出,同步和异步复制的区别在于,如何保证输出端和接收端的响应时间。当然,从我们的直觉来说,确保传输同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物理的,经济的角度出发,有时是很难实现的。距离,性能和预算,在做决定时,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显而易见,使用异步备份,容灾中心将不可能反映出最后的原始数据。事实上,远程备份数据将有一些时间上的滞后,这个滞后取决于原始数据的变化量和两者之间的频带宽度。不同的应用程序和不同的用户对滞后的要求也不同。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容灾应用来说,由异步备份引起的滞后是可以承受的。如果灾难发生,备份数据滞后于原始数据10分钟,总好过于根本没有数据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