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NAS:云存储的未来之路

  三、新型NAS协议

  NAS 结构和SAN最大的区别就在于NAS有文件操作和管理系统,而SAN却没有这样的系统功能,其功能仅仅停留在文件管理的下一层,即数据管理。从这些意义上看,SAN和NAS的功能互为补充,同时SAN的服务器访问数据的时候不会占LAN的资源,但是NAS结构的服务器都需要和文件服务器进行交互,以取得自己请求的数据,因此,NAS结构在速度慢的LAN(如10/100M网络)上几乎不具有任何优势和意义。

  由于G位和10G位以太网的出现,使得NAS结构的这一缺陷自然消失,NAS方案一下子就获得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同时SAN和NAS相比不具有资源共享的特征,因此SAN最近越来越感觉到了NAS的巨大冲击力。

  SAN和NAS并不是相互冲突的,是可以共存于一个系统网络中的,但NAS通过一个公共的接口实现空间的管理和资源共享,SAN仅仅是为服务器存储数据提供一个专门的快速后方通道,在空间的利用上,SAN和NAS也有截然不同之处,SAN是只能独享的数据存储池,NAS是共享与独享兼顾的数据存储池。

  NAS在云存储中注定要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只能通过NAS技术进行处理,NAS在无限带宽和10GbE方面也走在SAN前头,计算和存储网络也于DCB标准进行衔接。而SAN必须采用新的以太网iSCSI/FCoE协议,NAS则享有TCP/IP和RDMA的得天独厚优势。SAN则可以作为NAS的后端存储方案,也可以应用在一些特殊任务上的存储需求,而商业化后的云存储浪潮无疑将会涌向NAS。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