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SNW China预览:你要知道的八个关键词

  关键词三:大云

  “大云(BigCloud)”是中国移动研究院正在研发和试验的云计算平台。中国移动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云计算的研究和开发,2010年5月21日发布“大云”1.0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海量数据仓库、分布式计算框架、集群管理、云存储系统、弹性计算系统、并行数据挖掘工具等关键功能。具体而言,大云1.0包括大云数据挖掘系统(BC-PDM)、海量结构化存储(Hugetable)、大云弹性计算系统(BC-EC)、大云弹性存储(BC-NAS)和大云并行计算系统(BC-MapReduce)五个产品。

“大云”的起源与关键功能

  推荐阅读:

  中国移动"大云"1.0系统功能与产品解读

  http://cloud.it168.com/a2010/0521/889/000000889396.shtml

  关键词四:对象存储

  随着高性能计算由传统的主机方式向网络化集群演变,传统的基于主机的存储架构已逐渐向网络化存储发展,计算和存储分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网络化存储结构主要有存储局域网(SAN,Storage Area Network)和网络附加存储(NAS,Network-attached Storage)。SAN采用交叉开关结构,可为较大数目的结点机和存储设备提供一个快速、可扩展的互连。它采用SCSI块I/O的命令集,通过在磁盘或FC(Fiber Channel)级的数据访问,提供高性能的随机I/O和数据吞吐率,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优势。但是,SAN系统的价格较高,且在可扩展性方面仍有一定局限性,随着SAN连接规模的扩大,其安全性也存在着隐患。NAS采用NFS或CIFS命令集访问数据,以文件为传输协议,通过TCP/IP实现网络化存储,支持多个平台间的数据共享,具有可扩展性好、价格便宜、用户易管理等特点。但是,由于NAS的协议开销高、带宽低、延迟大,不利于在高性能I/O集群中应用,因此,通常用于与其他异构系统的互连。

  对象存储综合了NAS和SAN的优点,同时具有SAN的高速直接访问和NAS的数据共享等优势,提供了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跨平台以及安全的数据共享的存储体系结构。对象存储文件系统的核心是将数据通路(数据读或写)和控制通路(元数据)分离,并且基于对象存储设备(Object-based Storage Device,OSD)构建存储系统,每个对象存储设备具有一定的智能,能够自动管理其上的数据分布。对象存储系统通常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对象(Object)、OSD、文件系统、元数据服务器(Metadata Server,MDS)和网络连接。针对Linux集群对存储系统高性能和数据共享的需求,目前对象存储系统已成为Linux集群系统高性能存储系统的研究热点,如Panasas公司的Object Base Storage Cluster System系统和Cluster File Systems公司的Lustre等。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大云"计划项目经理韩金宇将会介绍对象存储以及在大云里的应用,并会探讨一些共性问题,如数据一致性、安全性问题在对象存储中是如何解决的,对象存储适合在哪些场景中应用?

  推荐阅读:

  对象存储不给高性能计算添堵

  http://storage.it168.com/a2008/0927/206/000000206807.shtml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