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SAS和SATA
SAS(左)和SATA的对比,SAS接口是连贯的,在数据针(左)和电源接口之间没有空隙
IDE接口和SCSI接口在业界被广泛应用。IDE造价低廉并且传输速度低下,SCSI造价昂贵但是速度远远高于IDE.前者主要应用于终端用户和商用PC, SCSI被确定为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存储标准,但是一些周边设备比如高端扫描仪也采用了SCSI技术。消费级主板一般提供一个基于ATA标准的IDE控制器,带有两个独立的控制器通道可以支持两个驱动器设备。
ATA标准从1989年的传输速度为8.3MB/s的ATA-1标准开始,发展至2005年的ATA-7标准,速度已达到133MB/s。最早的ATA标准存在很多兼容性问题,比如连接在同一ATA通道上的两个硬盘驱动器工作不稳定。SCSI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但是安装起来更为复杂。SCSI需要消除总线上信号的影响,用户需要为每个驱动器指派驱动器ID。之后产生了一种自动配置的系统SCAM,但是并不成功。IDE驱动器主要面向预算不高的用户,而SCSI主要面向追求稳定性和性能的企业用户。
随着点对点传输的串行ATA技术的出现,并行ATA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而且并不必付出更高昂的成本。串行ATA的7线电缆代替了并行ATA 40线的带状电缆,使成本更为低廉。并且每个驱动器的带宽达到了150MB/s或者300MB/s。其他的一些技术,比如命令队列技术,在SATA标准中也得以实现。
SAS是Serial Attached SCSI的缩写,通俗的说也就是串行SCSI。SATA和SAS都是基于8bit/10bit编码。3,6,12GHz的时钟频率转化为2.4,4.8,9.6Gb/s,使接口数据传输带宽达到300,600和1200MB/s。SAS支持扩展器,类似于网络交换机,可以连接更多的设备。并且SAS技术支持全双工模式,可以实现同一时间双向数据传输,这能有效地使链接的可利用带宽得到双倍加强。
SAS技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不光支持SSP(the SAS SCSI Protocol,串行SCSI协议),也支持STP(the SATA Tunneling Protocol,SATA通道协议)。后者使得SAS控制器可以支持SATA硬盘。这样一来可以使用高达1TB的SATA硬盘来创建高容量磁盘阵列,也可以使用15000转的高速SAS硬盘来创建高性能磁盘整列。甚至可以同时创建者两种阵列只要RAID控制器提供足够的SAS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