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异构环境下的存储管理 如何解决存储之灾

  新思路能解决难题吗?

  “虚拟化”理念的出现就是为了实现存储资源管理简单化的需要。虚拟化通过掩盖物理层的复杂状态,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可视、易操作的管理界面,达到降低管理难度的目的。

  在虚拟化的理念之下, IBM、Sun、博科等主流企业陆续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殊途同归,目的是一样的。

  虚拟化不是一种简化存储资源管理的灵药,除了技术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不能回避。首先是有多少企业真正需要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是从高端走向低端的技术,所以它本身是建立在一个相对规模的环境中。”Sun公司数据管理事业部市场经理黄震华说。

  显然,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虚拟技术的成本显然太高,并不适合。那么,虚拟技术能够解决数据基数巨大,数据增长快速的大型异构网络的所有管理问题吗?

  冷静地看,大型环境管理复杂,一项虚拟技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存储资源管理问题。退一步,即便这种技术能够解决80-90%的资源管理问题,又有多少企业会真正的使用这种技术?使用它的企业,又能够将它的功能发挥出多少?再好的技术也要通过管理员来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是,假如天天用的手机集成了强大的功能,那可能对其功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够摸索明白,而更多的功能往往是被搁置在一旁。而一方面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另一方面,完美的事物也必有致命的缺陷,就像傻瓜相机,虽然将摄影技术大大简化,但摄影效果却永远也比不上靠手工设置的专业相机。

  标准化是存储资源管理向简单化迈进的另一努力。SMI-S、Aperi、StorageRevolution.com、HP/AppIQ管理标准平台的相继出现可以看出相关人员的努力。“SMI-S是现有惟一有重大意义的存储标准化成果,虽然还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在设备发现(device discovery)上效果不错,但为最终用户带来的好处还是很有限的。”来自存储在线的报道在谈到存储简单化的话题时如此评价SMI-S。SMI-S可以帮助用户更简易地进行配置、自动分配、趋势报告、事件管理、安全和资产管理,降低管理费用和管理的复杂性。

  标准化是IT行业的一个利器,但在足够多的厂商加入这一行列之前,其效果还无法看到,此外,由于SMI-S主要以厂商为中心,能不能把存储管理落入实处也是一个需要等待的结果。


  信息管理:沙里澄金

  存储资源管理是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的目的,存储资源管理就成了能否实现信息管理的基础。它是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但是在我国,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存储和信息化是完全脱节的。做存储设备的是一拨人,而做信息化的是另一拨人。在存储管理主要是设备管理的几年前这一点并不是很突出,但是在今天,这个问题却开始日益显示出恶性。

  前面已经提到,存储涉及资源管理与信息管理。如果说存储资源是库房本身,那信息就是库房要存放的物品。在业务成长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垃圾。怎样在信息海洋中发现并实现存储信息的价值,是库房存在的理由。

  存储资源管理是为了实现信息管理的目的,存储资源管理就成了能否实现信息管理的基础。它是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但是在我国,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存储和信息化是完全脱节的。做存储设备的是一拨人,而做信息化的是另一拨人。在存储管理主要是设备管理的几年前这一点并不是很突出,但是在今天,这个问题却开始日益显示出恶性。

  “我们在美国与IDC联合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IT应用有了新变化,比如之前存储关注的是存储资源的管理,是管理设备,而现在关注数据,关注数据自动化的存储流程,而不是存储本身的设备。” Sun公司数据管理事业部市场经理黄震华说。在过去的几年中,存储硬件的价格持续每年下降30%到40%,目前大约只占真正存储成本的20%,其余80% 的存储成本源自对存储数据的访问、管理和保护。

  随着存储硬件价格的不断下降和企业信息量的几何式增长,对数据的有效管理、便捷访问和使用的成本必然大幅提升。现在,“每购置1美元存储硬件,需投入8美元对其进行管理”,来自IBM的观点表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存储设备越来越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的量越来越大,对信息的有效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信息存储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但是真正能有效管理并使用信息的企业能有几家?在小型的网络中,虽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信息的杂乱堆放已经开始困扰使用的效率,但是真正开始动手清理规划的又有几家,天生的惰性和侥幸心里使这种问题总是被一推再推;在复杂的存储环境中,虽然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理念已经被热炒了很久,但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是一个如此浩大的工程,真正要实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之前大量信息的整理、归档就是一个相当艰难的任务。分层存储、虚拟存储的理念似乎可以用自动归档的方式有效解决这些难题,但是自动化毕竟不可能离开人而实现,比如:自动归档应该按照怎样的策略来实现?哪些信息是放在最重要的存储介质上,那些放在次等重要的介质上,哪些可以离线存储?面对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信息,怎样为信息分类,都不是技术能够自动实现的。此外,那些例外的信息如何存储?哪些信息应该被删除?哪些属于信息垃圾?都不是自动化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听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注意,其主要观点之一—数据的价值和快速访问数据的需求会因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能够满足大部分信息的使用规律,但是 “当用户不得不从上千万份记录中提出50万份记录来应对法律查询或审计要求,或必须调用多年前的某个报表来支持当前的一个在线客户的服务应用时,这种观点就彻底瓦解了!”来自HDS的技术人员语出惊人。用户必须明白,归档解决方案不但要满足其存档的需求,还必须满足管理和动态检索的需求,才能帮助企业更好得实现应用对存档的要求。

  说到根上,再好的技术再好的理念,最后的实现要靠管理员,如果管理员缺乏制定合理规划的能力或者缺乏意识和紧迫感,再好的技术等于零,而这又是现实中最难把握的。

  按照信息的时效性、重要性、使用的频率性等将信息归档存储好,是不是就万事大吉?答案是否定的。您的存储网络中各种信息储存的位置您是否知道,存储的质量如何,是否具备可用性,有没有失真、变质的可能,能不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需要的文件,是信息能否真正实现其价值的必备条件。

  我们都有过在PC机里苦苦寻找一个特定文件的经历,在PC机中的这种经历可以让您想象一下在浩如烟海的存储网络中要寻找一个并不是天天在使用的文件将是怎样的一种噩梦。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