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WAFS:数据集中 远程存储

用户要考虑的八大因素

在拿到一些厂商的产品资料后,记者发现,它们都宣称了很多优势,而仅从这些文字上很难区分出这些产品的区别,于是记者归纳了下列八大问题,相信用户在得到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后,对选择WAFS产品就会更加充满信心。

1. WAFS的性能

WAFS解决方案应当能够在广域网上展示出类似局域网的连续操作能力。有关性能方面的典型问题包括:通过广域网打开/保存单个文件时的性能如何?处理巨大文件时的性能如何?处理元数据或CIFS/NFS目录列表时的性能如何?打开和保存“冷”文件和“热”文件时的性能如何?系统使用什么机制或算法来减少通过广域网发送的数据量,以及在完成保存或打开操作时远程过程调用所需的数据量?该解决方案在面对用户企业所使用的多数文件类型时性能如何?该解决方案是否能够以相同的方式处理所有的文件类型?

2.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

广域网历来就容易发生通信中断,而且连接的质量也较差,从而导致网络连接的性能受到严重的损害。下述问题可以帮助您确定WAFS系统在面对广域网问题时的性能到底有多高。它们还可以帮助判断WAFS厂商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形形色色的故障:为了确保远程用户的操作或文件不受影响,WAFS系统是如何处理广域网中断或连接质量不佳问题的?当WAFS主服务器的连接中断时,远程用户是否仍然可以访问远程文件?如果能访问的话,到底是怎样实现的?当广域网发生中断时,在广域网上正处于打开或存储状态下的文件会受到哪些影响?文件缓存或压缩功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系统在广域网故障后的恢复能力?这一功能与其他厂商的产品功能有多大的差别?如果WAFS硬件中的某个组件发生故障,系统可以提供哪些安全功能来确保正在执行的访问不受影响(如群集能力、RAID功能、快速故障切换支持等)?

为了应付广域网中断事故,WAFS厂商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完全有能力确保用户在广域网上打开、关闭或保存文件时不会丢失的数据。

3. 数据完整性

当多个用户通过广域网在多个地点共享同一文件时,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数据的完整性。总之,WAFS解决方案必须能够确保所有的文件都是最新版本的,而且不能被多个用户同时编辑。下面提供的便是这方面值得考虑的几个问题:系统怎样才能确保所有的地点都能连贯地查看数据?系统使用哪些文件锁定机制来确保每次只有一个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当某人正在编辑一个文件时,其他用户是否可以从多个地点查看该文件?如果能,这种作法是否会降低文件访问的性能?如果某个远程用户在打开和使用一个文件时发生了网络中断或停机事件,系统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防止文件受损的?

4. 数据安全性

由于文件访问发生在企业的边缘位置,WAFS系统需要具备内建的安全特性才能确保只有那些真正需要访问这些文件的用户获得访问权。它们还需要为那些在广域网上发送的数据包提供足够的安全障碍。安全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条:WAFS解决方案采用的是哪些类型的加密技术?用户已经为企业环境中的某些文件实施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WAFS系统支持这类访问控制规则的性能如何?安全规则是通过集中的WAFS服务器来管理还是需要用户同时利用远程WAFS设备来协同管理?当用户需要访问文件时,WAFS系统是如何帮助企业对用户实施验证和授权的?这一过程是否是自动的?这一过程发生地点在哪里?为了达到跟踪文件访问模式的目的,WAFS系统提供哪些类型的日志或审查功能?

5.WAFS的扩展能力和扩充能力

在讨论WAFS的时候,很多用户都对一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即是否有哪一种解决方案能够不断扩大,容纳更多的并发远程用户和更多的远程站点。用户还必须了解WAFS解决方案是否能够扩展并超出其最终的集中文件共享和合并用途。在这方面,以下的几个问题值得参考:利用WAFS解决方案可以将多少远程站点合并到数据中心?换句话来说,一个集中WAFS服务器可以支持多少个远程站点?当向WAFS系统添加远程站点时,是否需要在数据中心里针对每一个办公地点或每一种文件添加额外存储资源?使用WAFS可以将多少远程站点合并到数据中心内?远程办公地点访问数据中心内的共享式存储资源时是否存在访问量方面的限制?WAFS系统可以在某个远程站点中支持多少位并发用户?由于WAFS系统可以替代其他的远程服务器,那么它是否能够支持其他的分支办公地点服务,如打印服务、Web缓存服务、管理服务或DNS/DHCP服务?

6.集成和协议支持

任何一种强健的WAFS解决方案都能够与所有主要操作系统平台使用的文件传输协议建立完美的通信。这方面的典型问题包括:该系统支持Linux或Windows环境的文件访问能力如何?该系统采用了哪些技术来集成现有环境中的CIFS或NFS协议?在Windows环境中,WAFS系统(通过NetBIOS、WNS、DNS)支持域名解析功能的能力如何?该系统支持SMS(系统管理服务器)和活动目录的能力如何?

7.系统管理和易用性

WAFS系统在管理方面的易用性也是评估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系统安装过程是否简便?系统需要执行哪些日常管理功能?实施这些功能需要多长的时间?该系统是否可以为所有远程WAFS设备提供集中管理的控制能力?如果可以提供,那么在远程办公地点一级需要哪些管理能力?这些集中WAFS系统与数据中心内可能用到的大型系统管理工具(如IBM/Tivoli、HP OpenView,和Microsoft SMS等)的集成能力有多好?在Microsoft Windows环境下,WAFS系统与Active Directory、SMS、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MMC)和Microsoft Operations Manager(MoM)等Microsoft管理工具的集成能力有多强?

8.实际应用测试

在考量完上述7个方面以后,用户基本上可以对WAFS产品有了整体了解。记者建议,在购买之前,还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应用环境测试一番。比如,厂商在向用户兜售WAFS产品时一般都有一些漂亮的测试报告。而长期的测试经验告诉记者,这些测试结果都是在特定的测试环境下得出的,某些测试样本的微小调整或者用户应用的特殊性都会使得具体的实际工作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用户在实际试用一段时间后会得到最具有说服力的结果。

尽管WAFS对广域网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但是通过WAFS产品所进行的远程文件服务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WAFS产品(大概是第四代产品)已经基本成熟。而过去几代产品也经历了由分布到集中的转变,前几代WAFS试图(一般都没有成功)实现一种全面分布的数据模型。目前几乎所有产品都转而采用集中存储,大大减少了支持远程用户所需要的软件和硬件。

单独的WAFS产品价格并不高,但是用户不能把WAFS当作一个孤立的产品看待,只有把它融入到更加全面的数据中心整合的解决方案中才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因此,不论是为用户提供远程文件共享,还是能够进行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的整合,WAFS越来越不像一个简单的单一产品。通过各个厂商推广的模式来看,大家普遍是通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方式进入市场。

目前有一些厂商推出了WAFS产品,而它带来的更广泛的存储整合可能才刚刚开始,对用户原来已经习以为常的备份、容灾等日常存储工作都有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举个例子来说,在没有WAFS之前,用户进行远程备份的工作具有很大挑战,需要面对许多带宽、延迟难题,而部署WAFS产品之后,就会大大减少远程传输的数据量。类似提升存储网络价值的优势可能在用户部署WAFS产品之后更多显现出来。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