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IT168首页 > 存储 > 应用
  • 固态盘集成与灾难恢复之维护技巧篇

    一旦一家机构决定部署固态盘,那么他们就会开始考虑如何将固态盘集成到数据中心里。你如何将固态盘集成到数据中心将取决于你购买的固态盘类型。

    李隽 · 2010-05-18 03:00
  • 不能纸上谈兵!飞康详解灾备演练方法

    相信大家对“灾备演练”一词都不陌生,但是如何进行灾备演练?灾备演练的方法有哪些?很多人都难以做出清晰明确的回答。

    李隽 · 2010-05-14 11:31
  • 容灾成必选项 看存储备份容灾一体化

    在过去数据量不大的时候,用户已经习惯了先存储,再备份,最后实施容灾的数据保护模式。但是,随着信息系统变得日益复杂,数据量快速增长以及存储新技术不断涌现,企业的数据备份系统以及业务连续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在部署备份方案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关键业务系统的安全和持续可用。容灾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李隽 · 2010-05-12 23:06
  • 如何从NetApp集成式数据保护中获益?

    全面的数据保护所需要的远不止于备份和恢复功能。为了保护关键业务数据的可存取性,您有必要考虑:

    李隽 · 2010-05-07 10:14
  • EMC PowerPath:夯实虚拟化的独门武器

    PowerPath给EMC带来一个好处,就是让EMC在主机端占有一席之地,方便EMC通过扩充PowerPath而实现更多的数据管理功能。例如,EMC在2006年收购RSA安全公司后,将RSA的加密技术集成到PowerPath中,可以对数据库、文件服务器和存储层的密钥进行管理。当有人进行相关的数据操作时,必须提供RSA动态加密算法的口令才能通过,从而增加数据安全性。

    李隽 · 2010-05-06 08:39
  • 几种常见情况下的数据恢复

    误操作导致高级格式化分区后的数据恢复在DOS 时代有一个非常不错工具称为UnFormat,它可以恢复由Format命令清除的磁盘。如果用户是在DOS下使用Format命令误格式化了某个分区的话,那不防使用该命令试试。不过UnFormat只能恢复本地硬盘和软件驱动器,它不能恢复网络驱动器。UnFormat命令除了上面的反格式化功能,它还能重新修复和建立硬盘驱动器上的损坏分区表。

    李隽 · 2010-04-30 09:05
  • 数据中心存储自动化管理将是未来趋势

    近年来,随着数据中心进一步发展并变得更加一体化和网络化,应用、中间设备、服务器和存储的架构也在不断的演变,网络服务的混合应用以及SOA架构在许多IT服务器和存储资源中的影响也不断深化。虽然虚拟化、精简配置、网格计算、集群和相关技术促进了硬件的有效利用,但是却导致运营环境不断地复杂化,并且单个应用性能可能取决于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各类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原件。而新兴的Web 2.0应用如微软的SharePoint会在多个数据存储中产生维护链接和目录的巨大难题,同时还会加速需要保护和管理的数据量。以上总总都使企业数据中心的管理成了摆在管理员面前的一道繁复的数学题,怎样才能找到最简洁且高效解决方法呢?

    李隽 · 2010-04-30 09:00
  • 备份不再需要备份软件了吗?

    如果你是磁带备份的忠实用户,那么一定知道备份软件的重要性;如果你在使用虚拟磁带库,那么肯定离不开备份软件。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备份可以不用备份软件,你有何感想?在今年的备份恢复产品市场中,一直以来在数据备份恢复技术方面独树一帜的美国飞康软件公司,要告诉大家的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全新的数据备份恢复理念:备份不再需要备份软件。

    李隽 · 2010-04-29 08:46
  • 技巧:硬盘坏磁道修复方法

    硬盘是电脑极重要的一部分,所有的资料和数据都会保存在硬盘中,一旦硬盘出现错误,有时数据的损失会比整个电脑报废的损失还要大。不过,作为电脑的硬件之一,许多人总以为硬盘轻易不容易损坏,一旦坏了就是不能启动的情况,还有人认为坏道是很容易识别的,发现了用什么磁盘医生之类的软件修理就行了,再不行就低格吧!其实硬盘坏道,几乎可以称为硬盘的致命伤。笔者见识过许多因为延误时机,自己乱用各种软件修理,最后把偌大个硬盘整成一块废铁的例子。

    李隽 · 2010-04-29 00:40
  • 备份不再需要备份软件了吗?

    如果你是磁带备份的忠实用户,那么一定知道备份软件的重要性;如果你在使用虚拟磁带库,那么肯定离不开备份软件。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备份可以不用备份软件,你有何感想?在今年的备份恢复产品市场中,一直以来在数据备份恢复技术方面独树一帜的美国飞康软件公司,要告诉大家的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全新的数据备份恢复理念:备份不再需要备份软件。

    李隽 · 2010-04-28 09:57
  • 十大硬盘故障解决法

    我们在使用硬盘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为了有效地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经常性地进行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从坏的区域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李隽 · 2010-04-28 09:45
  • IBM DS4000数据恢复实战记录

    为了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我们对6块硬盘全盘镜像,用时17小时。

    李隽 · 2010-04-27 02:52
  • "SAN数据备份和恢复模型简化各种流程

    数据备份和恢复已经是一个决定企业发展的操作。那么什么样的备份恢复方面能够满足现如今的企业需求呢?线比较之下,SAN数据备份和恢复模型要比传统的模型更具有优势。

    李隽 · 2010-04-26 09:04
  • 如何实现灾备系统的有效性

    随着近年来国内各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体系在国民经济的日臻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运行日益成为各企业决策层的目光聚焦点。尤其是国内和国际的一系列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使得人们再也不能对于企业自身的命脉---数据和连续运行能力无动于衷。信息系统的安全受到的威胁自然会导致“维稳”的努力受到威胁,而此后必然会传导到外部和社会,信息化系统灾难导致的严重后果不可小视。建设一个能够有效防范各种灾难威胁的信息化系统对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以及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都将是一个功在千秋的举措。

    李隽 · 2010-04-23 10:26
  • 高性价比NAS在智能监控中的优势

    在国外,NAS设备已成为网络数据存储的首选设备,并且以年66.5%%的速度递增。NAS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科研、ISP/ASP、IDC、Web/E-mail服务器集群、金融/保险、电信、CAD、医药系统、印刷、网络音视频VOD点播等诸多领域。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数据的安全将成为各行业的命脉。从我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可以预见,NAS存储方式在我国将以较国外更快的速度向各行业渗透。

    李隽 · 2010-04-22 09:01
  • RAID制作全程图解 实际操作并不困难

    说到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现在几乎成了网管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之一,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因为磁盘阵列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当前数据备份的主要方案之一。然而,许多网管员只是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却并没有看到一些实际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所以仍只是一知半解,到自己真正配置时,却无从下手。本文要以一个具体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为例向大家介绍磁盘阵列的一些基本配置方法,给出一些关键界面,使各位对磁盘阵列的配置有一个理性认识。当然为了使各位对磁盘阵列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还是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磁盘阵列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为实际的配置找到理论依据。

    李隽 · 2010-04-20 03:20
  • 网络视频监控详解与实践之存储篇

    视频存储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海量的视频数据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存储,并为日后的视频录像资料检索、回放等提供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应用检索界面,对某路、某个时间段的监控录像进行检索、回放或导出生成文件。从磁带到硬盘,从IDE到SAS接口,从单磁盘、JBOD到各种RAID技术,从DAS到NAS、SAN架构,存储领域的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带动了视频存储领域相应的发展。

    李隽 · 2010-04-20 03:00
  • 走出容灾的迷局:应该首要防范哪些灾难?

    一个成功的灾备系统能够帮助企业防御风险,实现建设目标,但是一个失败的灾备系统就会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有“灾”而无“备”。

    李隽 · 2010-04-19 10:38
  • 银兴科技:交通电视闭路监控存储系统

    北京城市某交通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使治安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客户需要通过此套监控闭路存储系统,对站台内的环境谨向监控。当出现安全问题是能够及时发现,能够及时查询,为此需要设计开发一套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机群存储系统,要求服务器机群具有较高的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及备份机制,同时要求对服务器机群可以进行分级权限管理、远程控制及操作(局域网内部)的管理及网络的安全性管理。

    李隽 · 2010-04-16 03:00
  • SAN方案如何可以供核心业务

    作为IT主管,也许您有时候会面临严重的存储问题,尤其在削减成本时,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存储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孤岛困难、系统意外中断、缓慢的备份导致LAN拥塞,更需要定制灾难恢复计划,等等。然而,您并不是唯一面对难题的人,大部分系统管理员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李隽 · 2010-04-1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