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当今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新型的数字货币。
日前,Veritas 2016解决方案用户大会在京举行。其聚焦企业数据管理,并对未来趋势提供了深度洞察以及互动平台。大会期间,Veritas发布了《数据囤积报告》,此次发布的《数据囤积报告》是继数据基因项目之后, Veritas发起的另一项数据行为研究,旨在分析全球办公人员和IT决策者的数据存储习惯。报告结果显示,86%的中国IT决策者承认他们是数据和数字文件囤积者。
Veritas大中华区技术销售于服务总监郑欣蕾介绍,《数据囤积报告》由Veritas Technologies委托Wakefield Research,共面向13个国家/地区超过10,000名办公人员和 IT决策者展开调研所得。
据了解,此次研究共对全球10,022名办公人员和IT决策者展开调研,调研结果发现,企业中的数据囤积现象严重,8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所存储的数据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这些数据包括:未加密的个人记录、申请其他公司职位的求职申请、未加密的企业机密信息以及令人尴尬的员工通信。
此次Veritas《数据囤积报告》的重要调研结果包括:
IT决策者正在不断囤积数字文件,并将59%的数据存入企业环境中。
66%的中国办公人员承认,他们对数据囤积者能够及时提交项目,持有怀疑态度。
58%的受访者宁愿扔掉所有衣服,也不愿删除数字文件;
53%的受访者宁愿连续三个月周末加班,也不愿意管理数字文件。
74%的IT决策者为数据囤积问题苦恼
事实上,绝大多数IT决策者所囤积的数据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74%的IT决策者会经常抽出日常工作时间处理数据囤积问题。此外,77%的中国办公人员承认,由于旧文件规模太大,他们已经放弃管理和删除这些数字文件。这一比例,远远超过69%的全球平均比例。
企业员工正在设法从长远角度,判断数据是否重要或具有价值。而结果显示,54%的IT决策者曾经听到员工表达,最终可能仍需要将这些数据作为参考。
IT决策者承认,自身所存储的内容可能会对企业不利
93%的IT决策者表示,企业存储的数据量会增加企业响应数据泄露的时间。92%的IT决策者和83%的中国办公人员承认,自身所保留的内容可能会对企业及自身的事业前途造成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IT决策者总体保留的“有害”文件数量远远超出全球比例(83%)。这些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的文件包括:未加密的个人记录、申请其他公司职位的求职申请、未加密的企业机密信息以及令人尴尬的员工通信。
其中,在所保存的“垃圾”数据中,个人文件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其中,99%的IT决策者承认,在企业中保存了不必要的个人文件。
数据实现有效管理,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Veritas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萧建生表示:“在当今数字时代下,企业数据分布在不同平台,并呈现爆炸性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面临数据激增所造成的复杂挑战。如果对这些数据置之不理,将对业务造成无法预估的不利影响。Veritas的调查表明,由于无法找到存储在企业系统中的文件,54%的中国中国办公人员承认曾经错过工作交期,这一比例远远超出全球38%的平均比例。此外,相比全球86%的IT决策者,95%的中国IT决策者更倾向于认为企业计算机中,存有对企业造成‘有害’影响的内容。随着企业纷纷开始数字化转型,企业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对信息的洞察能力,将有助于减少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