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牵手QLogic 华为加速All—IP战略进程

  【IT168 评论】为满足大型云服务供应商构建新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已逐渐开始转向25GE和50GE。作为1/10G以太网络连结标准的重要衔接者,25Gbps和50Gbps每通道技术将是未来100Gbps和400Gbps以太网标准的基础。在日前的2015华为云计算大会上,华为与QLogic联合创新推出了基于25Gb以太网技术的横向扩展文件储存系统OceanStor 9000,带宽提升250%。这不仅是全球首个使用25GE接口的存储产品,也象征着华为全IP战略在存储领域的落地。

  华为存储产品线总裁范瑞琦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快速发展,企业IT建设向云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这对业务网络带宽和存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本次合作将大幅度增强OceanStor 9000前后端能力,从10Gb提升到25Gb,不仅仅是以太网互联网技术性能提升2.5倍,而且更好支持QLogic产品平滑演进。相比当前10Gb互联技术,客户会获得更好的应用体验。”

 牵手QLogic 华为加速All—IP战略进程

  ▲华为与QLogic联合发布基于25Gb以太网技术的横向扩展文件储存系统OceanStor9000

  25Gb以太网 助推华为存储ALL-IP战略

  移动网络正朝着全IP的方向演进,实际上,华为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全IP战略。据范瑞琦介绍,华为存储ALL-IP(全IP)战略是指系统前后端均可采用以太网技术进行连接,随着以太网技术的成熟发展,成本更低,组网简单,管理简单,生态圈成熟,以及业内发展趋势都表明未来以太网技术会成为网络连接的主要技术。

  为应对云和数据中心建设中对以太网性能不断增长的需求,目前以太网技术的接入方式是通过4通道10Gb以太网来实现40Gb以太网的性能,然而这样带来的是更多的线缆需求,占地空间,电力以及散热问题。为了解决网络性能,并维持以太网的经济性,25Gb以太网联盟应运而生,单通道的25Gb以太网连接与现有的10Gb以太网技术有些类似,但25Gb以太网将性能提升了2.5倍。相比于需要4个通道的40Gb解决方案,25Gb以太网技术只需要1个通道,这样一来,4个25Gb以太网演进到100Gb以太网的带宽能力就简单多了。为了提升数据中心整体的混合端口速度,新一代的以太网交换芯片也将增加对25GE和50GE标准的支持。

  华为海量存储领域总经理肖苡指出,OceanStor 9000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之初实际上是就是面向全IP设计的,因为其定位于海量数据存储,规模化扩展性是这个产品必须具备的特质,规模扩展性就意味着互联方面必须低成本以及方便可靠互联方法支撑整个存储系统扩展。这个基础上我们选择了IP,从整个互联网发展来看,IP一定是未来面向整个世界互联的基础技术,所以这是为什么OceanStor 9000整体互联技术落在IP之上。

  据IDC数据显示,2014年华为OceanStor 9000在媒资广电NAS领域市场份额第一,QLogic公司又是专业的数据中心网络和存储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此次QLogic推出最新的25Gb以太网技术完全契合华为全IP存储战略。相对于目前的10Gb以太网技术,性能提升了2.5倍,对于OcenaStor 9000来说,大幅度提升了前后端组网能力,不仅提供了更高速的业务网络能力,而且提升了内部系统组网处理速率。

  在开放中结盟 在加速中升级

  华为与Qlogic这对老搭档早在FC连接方面就有过很多合作,据悉,本次25GE以太网接口存储将采用配备了QLogic 25Gb以太网适配器的华为服务器+华为25Gb以太网交换机的组合。QLogic和华为之间的持续合作再次证明,双方一直竭力满足性能密集型企业应用和先进的计算平台对于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的需求。

  QLogic亚太区资深首席产品经理陈介颂回忆道,最早从1Gb到10Gb,QLogic耗时7年才达到200万端口交付量,现在花费1年即达到200万端口交付,25Gb的技术是基于QLogic通用的基础架构,带宽上可以提升2.5倍,端口成本上降低50%。其实25Gb也有自己的生态系统,从最开始的应用在存储领域,到交换机、服务器,目前是可以广泛使用整个生态系统当中。不仅仅实现HPC高性能计算,保障低时延,同时也会去帮助Qlogic和华为应对更多市场。

  Qlogic与华为的合作,率先将25Gb的技术实现从标准到产品的转化。具体来说,前端网络直接对接应用的业务层,业务网络从10Gb以太网演进到25Gb以太网,网络带宽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前端应用的单台服务器网络负载也将跃升到3GB/S,这对存储系统的性能要求将更加严苛。作为全球首款基于25Gb以太网技术的NAS,OceanStor9000以其Scale-out架构,性能线性扩展,整体系统带宽可达400GB/s的超强处理能力,性能是友商EMC Isilon的2倍,从容应对应用服务器更高负载的压力,这将大幅提升应用的效率,让业务更敏捷。

  除了性能之外,双方还会引入虚拟化技术,更好帮助企业客户将业务部署到云端。与业界同行相比,QLogic的25Gb技术采用一些卸载的架构设计,这样可以让负载处理从CPU转移到自己的设备身上。QLogic坦言,虽然CPU能力不断提升,但不希望让CPU提升的能力处理仅仅跟网络带宽相关,而是可以让CPU处理更多的工作,把与网络带宽相关的负载由QLogic技术承担。

  陈介颂表示,QLogic的技术是基于标准开发,具有开放的特性。目前,25Gb以太网已成为面向云和企业数据中心环境的以太网连接标准。为了推进25Gb到100Gb的广泛应用,2014年6月,25Gb以太网联盟成立,随后IEEE 802工作组成立来开发这项标准。该联盟成立的初衷是利用生态系统,推进合作伙伴的社区,更快速在更多行业广泛应用25Gb以太网技术。目前该联盟成员涵盖了交换机领域、服务器领域、存储领域、线缆、基础设施厂商等。

  关于开放生态系统的建设,范瑞琦则强调,一直以来,华为存储秉承开放共赢的策略,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同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解决方案,营造开放融合的行业生态系统。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