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GreenLiant:开启2015 NVMe闪存盛宴

  【IT168 评论】兰博基尼跑车和苹果iPod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但豪车车载娱乐系统和iPod存储空间背后的芯片厂商就鲜少有人知道了。Greenliant——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存储芯片提供商其实在闪存领域早已耕耘多年。其前身是全球最大的闪存供应商SST,从2005年起,仅向iPod MP3所提供的NAND闪存控制器便高达2700万套。作为一家飞速成长的存储新贵,拥有超过20年固态存储及半导体研发经验无疑是Greenliant公司的一大优势。

  近日,Greenliant创始人兼CEO叶炳辉及其团队来到北京,正式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NVMe闪存存储新品——G-card。在持续发力工业、通信、医疗等传统目标领域的同时,企业数据中心市场也已成为Greenliant的下一个着力点。

GreenLiant:开启2015年PCIe闪存盛宴

  ▲Greenlian创始人兼CEO 叶炳辉

  NVMe + PCIe:改变的不仅是速度

  据叶炳辉介绍,Greenliant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公司前身即为大名鼎鼎的SST(Silicon Storage Technology),其注册的SuperFlash应用于全球超过300亿器件。2010年5月,Greenliant以一个独立实体从SST分离出来,由原SST创始人叶炳辉领导,因此它的核心技术员工及管理层也都来自SST的研发和市场部门。目前,Greenliant的主营业务以闪存为主,覆盖工业嵌入式和企业数据中心两大领域,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北京、上海和台湾新竹分别设有研发中心。

  关注存储市场的朋友都知道,基于闪存技术的固态硬盘(SSD)成为圈内热点话题已有多时,但在中国的传统企业用户中,也要面对“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还是同样容量下,比硬盘高得多的价格。不过随着基于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逐渐向PCI-Express接口发展,PCIe闪存卡在数据中心和终端平台上的发展机遇也愈加广阔。

GreenLiant:开启2015年PCIe闪存盛宴

  ▲GreenLiant的“前世今生”

  “新一代数据中心是以软件定义为基础平台,但指出应用程序性能已经受到极大限制,常常出现存储层磁盘争用,导致I/O延迟增加进而减慢事务处理速度的问题,而用内存克服存储I/O瓶颈的做法成本太高。”叶炳辉认为。

  以高性能低功耗著称的闪存,正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利器。Greenliant亚太营销副总裁李炫辉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片或者多片PCIe闪存卡即可使服务器拥有完整存储系统所需的性能和容量,并达到更高的可靠性和性能,更低的功耗。”

占领数据中心 NVMe闪存可堪重任

  ▲Greenliant G-Card闪存卡

  此次Greenliant发布了两款NVMe PCIe闪存卡G7101和G7102,单卡容量分别为1.37TB和2.75TB,主要针对企业用户和互联网数据中心用户的应用加速需求,基于高可靠的NVMe设计。G-card不仅是面向软件定义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应用加速模块,也是业界第一款板载硬件RAID的闪存卡。

占领数据中心 NVMe闪存可堪重任

  ▲Greenliant G-Card主要目标场景

  据了解,G-card的主要特性包括:高可靠性,主要在ECC +自带RAID+掉电数据保护方面有独特优势;高扩展性;并发读写;持续低延迟;支持UEFI BIOS启动。

  由于NAND闪存工艺不能保证NAND的Memory Array在其生命周期中保持性能的可靠,因此在NAND的生产中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坏块。为了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在应用NAND Flash的系统中一般都会采用一定的坏区管理策略,而管理坏区的前提是能比较可靠的进行坏区检测。但是,这种办法其潜在的问题是会造成性能衰减和可靠性下降。

  李炫辉表示,当Flash设备随着使用时间和数据量的增长,坏块会逐渐增加,会产生大量的ECC Error,这时设备性能和可靠性会大幅度下降,对应用性能和数据安全带来影响。而G-Card具有高可靠性的分布式ECC设计架构,源自于每个NANDrive组成元件內置ECC引擎。这种创新架构不仅提高了闪存卡容量的可扩展性,又保证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持续的性能和可靠性。除了分布式ECC引擎,G-Card还配备了板载硬件RAID,提供了业界领先的每天全卡写十次可使用五年的系统级寿命。

  “并非任何PCIe闪存卡都能支持服务器搭建多卡。”李炫辉强调称,市场上绝大多数PCIe闪存卡方案都需要持续占用主机CPU和内存非常多的资源,不能进行多卡配置,否则无法保证应用所需的性能。而G-card占用系统资源较少,可以在服务器端搭建多张闪存卡,组成大容量的主存储系统。

  不仅如此,G-Card在并发读写方面也拥有优越的混合并发读写特性。从同时进行读写操作时的合并带宽T-BW指标看出,混合并发读写性能最少可达最高性能的70%;在持续低延迟方面,Greenliant G-Card E10在运行超过200K IOPS时依然保持很低的延迟。另外,使用附带的软件工具,G-Card可以平衡性能与容量,做到灵活配置。同时采用MLC NAND闪存,G-Card完全可以为现代企业和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成本效益突出的一线主存储解决方案。

  打造广泛生态圈 暂无进军全闪存阵列计划

  目前在闪存卡市场大部分厂商都采用了AHCI技术,它设计之初面向的是机械硬盘,所以这套东西跟固态硬盘完全不搭调。它针对高延迟的机械磁盘做优化,而不是对低延迟的非易失性存储做优化,于是NVMe顺势而生,NVMe闪存技术基于PCIe 3.0接口的并发IO协议开发,能大幅提高闪存盘的速度。具体而言,NVMe比AHCI协议的优点在于:具有无锁式IO并发;可横向扩展;更低的写延迟。

  如今,NVMe已经成为闪存卡的新标准。以前的PCIe板卡,在安装完操作系统之后是看不到设备的,必须再安装特定的驱动。NVMe技术使操作系统中已经内容驱动支持,启动过程中可以看到设备,并把它当成一个磁盘空间使用,目前支持NVMe协议的闪存卡厂商只有三家,英特尔、三星以及Greenliant。作为业界最先一批推出NVMe协议闪存卡的领导厂商之一,Greenliant对比竞争对手,无疑在NVMe上抢占了先机。

  Greenliant在企业级存储方面着重做硬件加速,是否考虑自己来做上层的闪存软件?对此,李炫辉认为,硬件加速是基础,闪存可以解决磁盘瓶颈,其功耗是传统磁盘的1/100,因此使用的场景除了数据库性能加速、虚拟化和延迟敏感的交易应用之外,还有比较热的Server SAN、大数据以及提高计算效率。

  与Fusion-io等竞争对手的Host-based架构不同,Greenliant采用的是Device-based架构,前者只是软件加速,硬件无法加速,已经超出了驱动所能控制的范围;而后者可以专门做一些定制化的底层处理,即可以在硬件上做对应的加速,例如开放给上层文件系统,使其更好地使用底层访问机制。

  Greenliant现在并没有自己做软件方面的优化,而是交给达沃时代这样的合作伙伴,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软件厂商和研究机构也在做这方面的优化。

  面对与PCIe闪存同样“火热”的全闪存阵列,李炫辉如是说,“全闪存阵列是一个很热门的趋势。但随着Server SAN技术的逐渐成熟,可能全闪存阵列会慢慢退出市场。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用户的企业传统架构如果不发生改变年,全闪存阵列仍然有自己的应用范围。但总的来看,全闪存阵列不会独立存储,应该体现在计算和存储的融合中。”

  目前来看,Greenliant还是主要专注于闪存卡和固态存储,和其他厂商合作加速Server SAN的发展,以后自然会覆盖到全闪存市场,但暂时并没有推出自己的全闪存阵列的计划。

  ▲GreenLiant的生态圈

  据悉,Greenliant也在大力发展并致力于在中国市场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本地化的集成商、OEM伙伴都是我们正在着力拓展的合作伙伴。”李炫辉透露。作为行业标准化组织和行业生态系统的积极参与者,Greenliant正在积极与三种合作伙伴进行密切合作,首先是OEM/ODM,为他们提供定制化设计和开发,面向通用市场;其次是技术合作伙伴,主要提供技术框架接口,优化合作伙伴应用方案;最后是分销渠道,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