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磁带已死?回顾可笑的存储发展演进录

  存储技术“怪圈”:不断解决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

  在最近的几次会议中,我总是与业内的同行讨论未来存储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对过去存储行业发生一些事件进行总结时,我们发现一个让人非常奇怪的问题:我们正不断重复错误的问题,即使那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下关于存储和存储技术的发展演变历程或者不足,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存储。

  1991年,希捷推出其首款容量为0.5GB的SCSI 硬盘,其读/写速度大约是4 MB/秒,磁盘寻道和延时分别是14 ms和6.80 ms,这在1991年已经相当不错了。同年末,希捷又推出了容量为1GB的硬盘。1992年,希捷又推出了读写速度为7 MB/s、寻道时间8 ms以及延迟4.17 ms 的2 GB硬盘。而此时,业内通常用容量大小、寻道时间长短和延迟时间3个指标用来衡量硬盘的优劣。

  于是乎,那些只“看”技术的分析师们和众多大型组织(你懂的)按照这个趋势紧接着画了一条直线,表明存储密度将呈现每9或10个月翻一番的势头。每次我看到1992年画的那个预测图表时,因为此前和Seagate 接触过,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所以看图表的时候我会边看边笑。1994年,作为当时行业领导者的Seagate推出了首款4GB的驱动器,1996年又推出了9GB的驱动器。虽然在当时,许多业内人士都相信并参考了1992年的那张存储趋势图,相信存储密度将会翻番。我当时并不这么认为,现在也仍然不这么认为。但是请往下看,现在我们还在重复着相同的错误。记住一句老话:一次上当是对方的不是,两次上当是自己的不是。

  2008年回顾

  你可以很容易找到这个结论:闪存密度将继续以每12到18月翻一番的速度增加,并且从2012年到2014年,和旋转式磁盘相比,闪存技术价格更低密度也更大(请见“为什么固态硬盘无法取代旋转式磁盘”)。我相信这两种说法都是基于我曾见过的图表里那条相同的直线里做出的。事实是,2011年已经过去了大半,我还是没有看到任何闪存技术的密度或价格正在接近磁盘存储的迹象,即便是低端的MLC和SAS企业驱动也没有可比性。那么为什么07年到08年会出现这样的言论呢?我们当时为什么要相信这种说法,而不对这些预言家们给予批判?是因为我们傻还是因为它符合我们想要的模式所以我们愿意相信?或是因为这样的话会将问题简化?

  什么?磁带还有市场?

  我第一次听说磁带已经消亡是在1994年,但是别人告诉我他们更早就听到了这样的说法——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些供应商和分析师很早之前就预言磁带要被淘汰了。这些人对磁带时代即将终结的论断是不切实际的,完全没有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磁带的耗电、冷却,和磁盘驱动相比其可靠性、运送磁带的能力(和购买大量网络带宽相比,人工运送数据更快也更划算)和压缩性能。

  最近,EMC公司——我不经常或者说不喜欢提到公司名字——贴出了一段会议中用过的视频和一个标语:“磁带不行了”。从我的角度来看,磁带技术已经被“死”了20年了,或者如果你跟比我年纪大的人交谈的话,它逝去的时间还要更久。但是很明显磁带还有市场,而且卖得好好的,事实上,在归档数据方面磁带的销售量一直还在显著增长,那为什么一些生产商却一直在说磁带市场已经完蛋了呢?再一次回到了我的问题:莫非他们觉得我们很傻,他们难道认为不断的重复就能让我们信以为真?也许他们以为我们还不够聪明,记不住之前的教训,或者以为信息不会代代相传。

  全息存储以及其他磁带/光学媒介替代技术

  上世纪90年代初,几百万美元的资金投入到了全息存储的研究当中,相关人士扬言该技术将于5年后面世。接近90年代末时,一家叫做Terastor 的公司声称该技术将取代磁带,CD-ROM 和其他很多存储媒介。我曾走访过Terastor两次,当时我们在为一个客户作技术评估,去Terastor是评估内容的一部分。我对这项技术很感兴趣,他们的员工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的理解是他们只让其中一小部分读/写和存储功能运作了起来,然后拿这部分去展示,但根本无法生产出成品。从当年他们倒闭时的新闻报道来看,8亿美元为此打了水漂,除了一些专利之外几乎一无所获。老实说,如果这项技术当初真的成功了,那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之后InPhase又上演了同一幕,这次花了6年的时间,目标是做一个全息存储磁盘。当然,这是不同于Terastor的技术,但从取代磁带和其他光学角度来看,它们可谓殊途同归。我曾因为两个客户去过InPhase公司 。他们当时对自己将如何开发该产品以及具备一支优秀的团队夸夸其谈,但他们的产品却始终没有投入生产,我也从没想过他们有生产的一天,或者认为他们的团队有什么竞争力。每个与会人员都真诚地期待他们的成功,并且有一部分人对此是充满希望的。但我却不抱希望。我对自己说,“不过如此”。

  再告诉我一遍这篇文章的宗旨?

  为什么我们似乎总是无法从前车之鉴中吸取教训呢,我一直为此大伤脑筋。是因为我们总认为失败会和成功同行吗,还是因为我们认为捶胸顿足就能让我们改变现状?技术革新需要有很多条件来支持,才能确保它的成功,磁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直到最近IBM和Oracle推出最新的企业级磁带之前,磁盘的存储密度要高于磁带,这些高密度产品上市之后,部分业内人士会认为磁带已死的咒语已基本成为现实。这听起来有些政治的味道:如果你谎报事实,谎报次数足够多之后人们自然就“听信”了。长期来讲,我们需要走出这样的思维框架:对于那些大胆的论调,如果我们不了解它们背后的细节和信息,就不要对其产生质疑。

  我的观点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许不是从始至终都至关重要,但它的重要性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我很少因为一件事物的表面价值来作取舍,而总是试图分析和理解人们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或发表这样的言论。我和认为“磁带已死”的人争论了近20年。当我拿出事实的时候,他们似乎根本不想看所有的事实,而只是选择和挑选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当然你可以用选择出来的事实片段导出一个结论,但市场也可以不按你的结论来。技术,几乎无一例外都不会长期沿着一条直线发展(摩尔定律是很少见的个别情况)。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似乎不希望看到和自己想法相悖的事实。

  原文地址:http://www.enterprisestorageforum.com/features/the-evolution-of-stupidity-research-dont-repeat-the-storage-past.html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