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行至2010年岁末,各种新闻事件充斥我们的眼球:韩朝对峙的炮声仿佛回荡在我们的耳边;上海胶州公寓大火的逝者也仍然被我们铭记;iPAD与iPhone4的发售引发了空前的抢购热潮;芙蓉JJ已经瘦到100斤并获得“互联网特殊贡献奖”,凤姐也去了美国……在这一系列互联网热点新闻事件的背景下,我们还将面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压力,和一个号称是“千年极寒”的严冬……
一年的时间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仅仅只能算沧海一粟,但对技术创新极其活跃的存储产业来说,却足以给未来带来影响深远的改变……为便于广大网友了解存储领域技术创新的路线图以及未来趋势,IT168推出了“年终盘点及新年展望”的系列报道,通过回顾存储领域一年中的重点产品与事件,总结今年的热点技术以及产品,勾勒出存储技术进化的基本脉络,进而描绘产品创新的未来趋势。
2010存储厂商年度大盘点-国产厂商篇:浪潮
9月1日,浪潮正式在京发布云时代下的DaaS战略,重点将发展智能化数据系统及数据应用软件,并发布了首款面向云时代的数据系统产品——AS8000。DaaS战略的发布显示了浪潮对存储产业的发展向数据产业升级的重大思路,同时也标志着浪潮在云技术的研发支撑基础上正式迈向高端数据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行列。
浪潮AS8000存储系统是浪潮In-Clould时代下的DaaS存储产品先导者,它传承了浪潮活性存储的产品设计理念,增加了云存储的技术内容,根据客户不同数据保护需求推出的业界领先的数据保护应用平台。在统一的管理系统中为客户提供业务连续保护、自动精简配置、备份归档、远程容灾等数据保护功能,最大限度的保障用户数据安全,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多种级别的解决方案。
4月12日浪潮存储于京召开新品发布会,展示面向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海量存储平台AS1200和AS3000,并宣布正式进军安防行业,以新兴战略行业作为开拓试点,提供以行业为导向的海量存储集成解决方案,致力于存储应用的全新开拓。
2010存储厂商年度大盘点-国产厂商篇:同有
2010年5月29日,“因势而变 成长之道”同有飞骥2010财年渠道峰会在山城重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家渠道合作伙伴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峰会上,同有飞骥总经理周泽湘先生、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谢红军先生与合作伙伴分享了自有品牌——NetStor业务在2009财年所取得的成绩、发布了2010财年渠道发展策略、并为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优异业绩的渠道合作伙伴颁奖。
10月,同有飞骥率先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统一存储系统——NetStor iSUM610。同有飞骥NetStor iSUM610秉承统一存储的较好优势,能够支持IP SAN/NAS一体化存储,以及FC SAN和InfiniBand连接,满足统一网络存储需求。同时,NetStor® iSUM610最大能够支持12个千兆/万兆iSCSI接口或者6个千兆/万兆iSCSI接口同6个4Gb/8Gb FC接口的混插,使用户能够在数据交换方面享受到高效的性能体验。
2010存储厂商年度大盘点-国产厂商篇:初志
2010年9月14日-10月15日,GIS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动——Esri中国区域用户大会将陆续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成都和西安六地举办,在此次展会上,业内知名的技术领先型企业初志科技展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群存储技术与国际先进的多用户智能触控技术,受到了极大关注。
初志CZSS集群存储系统高效聚合带宽,实现了多台设备的并发读写,克服了传统存储设备单一出口的瓶颈,可提供高达数十GB/s的I/O带宽和上百万的IOPS;不停机在线扩展I/O带宽;系统故障自动恢复和负载均衡,保证性能随规模线性增长。
2月,初志公司在京宣布成立,在正式宣布成立以前,初志科技已经在市场上默默耕耘了2年。初志的核心技术最早源自中科院计算所早先发起的技术课题,多名核心技术研发人员参加过曙光超级计算机设计、研制开发及建设,并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集群存储技术,处于全球业界领先地位。
初志公司的产品采用了集群的核心技术,在业界开创了以数据存储动态排序的“栈群”检索技术,构建了CZSS大规模集群存储系统,为国内互联网、广电、能源、电子政务、区域超算平台、行业数据中心提供了独特的个性化、方案化的解决方案和有针对性的产品及软件研发。
总结:2010总体而言,国产厂商表现并不十分突出,没有太多的新品推向市场。在国外厂商产品系统中已经相当常见的“SSD+自动分层存储”功能方面,还暂时未看到国产厂商在此领域内有所突破,可见,国产存储厂商的软件实力相比国际厂商仍然有一定差距。
英特尔存储处理器的推出对国产存储厂商而言是一柄“双刃剑”,英特尔存储处理器提供了更高的集成度,客观上降低了厂商进行硬件系统集成与设计的难度,能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和推向市场的时间周期,但将设计门槛降低后,会有更多的厂商涌入这一领域,且产品同质化明显,竞争更加激烈,届时,厂商的软件实力将成为其核心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