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元谷DS3000不同RAID模式下性能实测

  【IT168 评测】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开始逐渐的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各种应用服务。比如高像素相机拍摄下来的旅游照片;高清电影、电视剧,还有动辄10个G的单机游戏等等,这些数据都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随着这些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我们该如何对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管理,保存呢?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小型存储系统,就能够满足普通用户的各种存储需求。今天WatchStor评测小组就为大家带来了一款性能优异的存储系统产品——元谷科技自主研发的专业级磁盘阵列存储系统DS3000。

  这款磁盘阵列存储系统内含两个盘位,最大可支持2TBx2颗=4TB的存储容量,还有多种RAID设置,可以根据自身的存储需求来选择RAID模式。并且还拥有四种接口方式,分别为:ESATA和FireWire 800以及火线 400和USB2.0,完全覆盖了目前市面上的所有数据传输接口模式。

  好了,功能特点还是让我们在下面的具体评测中详细介绍,首先来看一下这款DS3000的庐山真面。

  外包装上还是普通纸箱,没有太多特别之处:

元谷DS3000不同RAID模式下性能实测

  但是打开包装箱后,就会发现一个与保险箱一样的精致盒子:

元谷DS3000不同RAID模式下性能实测

元谷DS3000不同RAID模式下性能实测

  从这个手提式箱子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DS3000这款存储系统将会为我们带来安全、便捷的数据存储体验。

  下面这张图是这款DS3000的真面目,在箱子里装着存储系统设备,数据线以及电源等:


  我们把这些设备拿出来,让大家看看都有什么:


  装备很简单,就一个小型DS3000设备外加几根数据线盒电源,就能满足我们大量数据的存储需求。

  下面我们就对DS3000进行详细的评测,首先来张近照:


  在面板上有一个开关按钮,还有一个显示屏,旁边的两个小按钮用来选择显示屏上显示的各种信息和选项。我们可以在这里直接进行RAID模式的设置等。液晶显示屏下面是硬盘指示灯,可以看出在操作上非常方便。

  背面的风扇排气口很大,散热性能不用质疑。接口一应俱全,该款存储系统无论到哪里都有良好的兼容性,即便拿到朋友家里,也不会因为没有带eSATA线或者火线接口而烦恼。


  接下来我们拆掉外壳,看看这款DS3000的内部结构:


  抽调外壳后,映入眼帘的是其内置的硬盘,这款评测的DS3000采用的是希捷1TB 7200转硬盘。

  取下硬盘后,就可以看见它的主板及芯片:


  除了主板和风扇外,可以看见可以放置两个硬盘的固定支架。在另一头是它的LED显示屏的控制芯片:


  下面我们来近距离看看DS3000主板上的芯片:


  这款DS3000采用的是德州仪器芯片。

  接下来我们带领大家一起感受下这款产品的使用便捷之处。

  首先看一下DS3000的使用环境及系统需求:

  PC系统需求:

  USB 2.0:配备USB 2.0的PC:Windows Me/2000/XP/Vista/Windows 7

  eSATA:配备eSATA的PC:Windows XP/Vista/Windows 7

  1394a:配备1394a的PC:Windows Me/2000/XP/Vista/Windows 7

  1394b:配备1394b的PC:Windows XP/Vista/Windows 7

  环境需求:

  操作温度:5℃~40℃

  操作湿度:100%RH~80%RH

  保存温度:-20℃~70℃

  保存湿度:5%RH~90%RH

  在了解了它的各种适用环境后,我们先来进行RAID模式的组件,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DS3000是专门为同时使用两颗硬盘所设计的,当只连接一颗硬盘时,此装置将会无法使用!

  RAID模式的组件应该是在安装硬盘之后并在第一次格式化硬盘之前设定。这款DS3000共有两种设定RAID模式的方法,一种是通过前面的液晶面板,另一种则是通过背部指拨开关来设定。我们今天将对液晶屏设置方法做一个详细介绍。

  我们为了通过液晶显示设置RAID模式,首先要确保DIP的开关的设置:1上;2下。

  当我们开机后,液晶面板上将会出现当前所处的RAID模式,我们就先定为RAID 1模式。进入设置页面,按下OK按钮,进入“Select RAID Mode”界面,如继续按下select按钮,则不对RAID模式进行设置,而是直接进入下一界面,并推出设置。

  我们要想将RAID 1更改为RAID 0模式,在上面的“Select RAID Mode”界面中按下OK,会提示您是否继续,这是继续OK,再次提示您将要删除数据,所以在更改RAID模式前,一定要备份好自己的重要数据。删除数据后,进入等待界面,之后会出现“RAID 1>0”字样,选择OK则完成更改。

  好了,看了上面的RAID模式更改操作,是不是觉得非常便捷。那么,这款DS3000在不同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性能又如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的评测数据。本次测试所用的是eSATA传输接口,理论传输值为300MB/s。

  首先我们设置RAID 1模式。RAID 1属于镜像模式,他能够复制一个硬盘的内容至另外一个同等容量的硬盘中,合成后的硬盘容量就为单颗硬盘的容量大小(这点我们一定要注意两颗硬盘的容量需要一致,否则将会默认为最小硬盘容量为总容量大小)。它的安全性是最高的,但是比较浪费容量。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在这一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性能如何?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数据


  这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优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从上面的这组测试数据来看,写入与读取速度基本能保持在120MB/秒,性能相当不错。

  HD Tune专业版测试

  文件读取速度:


  从上面这张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款软件所测评的数据大致一样,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CPU占用率也是相当小的。

  文件基准测试


  随即存取数据


  相信很多人都用过HD Tune这样一款硬盘性能诊断测试工具。它能检测硬盘的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数据存取时间、CPU 使用率、健康状态,温度及扫描磁盘表面等。另外,还可详细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传送模式等。对于它评测出来的数据,应该还算是比较权威的。

  下面是Iometer的测试数据:


  对于Iometer的测试,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第一栏所显示的是Total I/O per Second所表示的是每秒处理完成的I/O请求数。一个I/O请求包括发送读/写请求、定位盘片和磁头和完成读/写操作。每秒完成的I/O请求数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它直接影响其它操作的性能,从每秒完成I/O请求数就基本可以反应硬盘和控制器的性能。而上图中千兆网环境下的数值表现还算不错,属于中上等水平。

  Total MBs per Second表示的则是每秒传输的数据量。每个I/O操作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越好。不过要记住,在每个存取模式下系统都会尝试传输不同数量的数据。

  第三条Average I/O Response Time表示的是平均IO响应时间,每秒完成的I/O操作数除以1000得到平均I/O响应时间。它实际上和每秒完成I/O请求数是一个概念。Maxium I/O Response Time则是最大IO响应时间。

  %CPU Utilization表示的则是CPU使用率。完成I/O请求占用的CPU周期数比例。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实际的数据写入与读取效果如何。

  数据读取速度:


  数据写入速度:


  好了,RAID 1模式的测试数据看完后,我们接下来进行RAID 0模式的数据测试。我们可以根据前面给出的RAID模式设置方法将RAID 1调整到RAID 0模式。RAID 0可以说是最简单的硬盘阵列,它将多个磁盘并列起来,成为一个大硬盘。在存放数据时,其将数据按磁盘的个数来进行分段,然后同时将这些数据写进这些盘中,这一模式下的数据传输速度比RAID 1要高出许多,但是安全性并不能保证。

  首先还是ATTO Disk Benchmark的测试:


  从上面这组数据可以看出,RAID 0模式下的数据传输速度要比RAID 1模式快很多,基本保持在200MB/秒以上。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RAID 0模式下的HD Tune专业版的测试结果:

  文件读取速度:


  文件基准测试:


  随即存取数据:


  下面是在RAID模式下的Iometer测试数据:


  最后,我们再看看RAID 0模式下实际的数据读取与写入数据如何:

  数据写入:


  数据读取:


  总结:

  从这次的RAID 0模式下的数据测试来看,整体的数据传输性能要高于RAID 1模式。如果我们在应用DS3000过程中,纯粹的追求数据传输速度,则可以采用RAID 0模式,但是,如果考虑到安全性方面,建议还是使用RAID 1模式。其实两者的数据传输速度差距并不是太大,而且DS3000在RAID 1模式下的数据传输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大部分存储需求。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DS3000还有一项比较特别的功能,就是能够通过1394b/a端口来实现点对点的视频采集传输,而且还能支持同步数据流,完全实现即插即用。比如,当我们在录制高清影像时,可以将DV设备与DS3000互连,不用通过电脑,就能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和高速备份,节省了大部分的时间。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