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日前,Netapp在北京启动了主题为“迈向共享的 IT 基础架构”的大中华区巡展,并在巡展上发布了一系列产品更新,涵盖从中端到高端的多款软硬件解决方案,以及针对虚拟化数据中心的FlexPod 模块化数据中心,向私有云及虚拟化数据中心打出了一记有力的组合拳。
Netapp“迈向共享的 IT 基础架构”大中华区巡展北京站,NetApp公司副总裁兼SANiSAN业务部总经理Joel Reich演讲
本次发布的核心是NetApp更新的中高端产品线----FAS/V6200高端存储系统和FAS/V3200中端系统,每个系列都包括了三种型号。此外,NetApp还发布了DS4243固态驱动器设备和运行2.5英寸磁盘的DS2246 SAS磁盘架。这两种产品都是24驱动器的设备。总体而言,这些新品沿袭了NetApp一直以来高效合理的硬件架构,但处理器及控制器性能有很大提升,提供更强的连接性、扩展性和灵活性,并提供磁盘模式SSD的支持。
SSD策略:更偏重缓存应用模式
其实,NetApp并非首次实现在系统中以磁盘模式应用SSD,在SSD方面,NetApp的策略可被概括为两条腿走路,其中一条腿是在阵列控制器上采用闪存缓存(Flash Cache),被称为Performance Accelerator Modules(PAM),另外一条腿就是应用SSD替代传统磁盘,也是目前大多数磁盘阵列厂商应用SSD的模式。
在2008年,NetApp第二代闪存缓存技术PAM II发布之前,NetApp就在当年推出的V系列新品中实现了以磁盘模式应用SSD,且NetApp可让客户自行选择是以磁盘模式应用SSD,还是将SSD作为高速缓冲存储器(PAM模式)。其SSD硬盘供应商是TMS(Texas Memory Systems)。
NetApp副总裁兼SANiSAN业务部总经理Joel Reich与NetApp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文俊先生一起接受媒体专访
NetApp暂时不提供子卷级自动分层存储功能,不过NetApp公司副总裁兼SANiSAN业务部总经理Joel Reich认为:“得益于独特的ONTAP操作系统,NetApp可以很好地管理数据在Cache上和非昂贵磁盘上数据的移动和管理。”
前面介绍NetApp对SSD的支持策略是两条腿走路,不过这两条腿中,显然NetApp也有一定的倾斜和偏重。 “在大多数情况下,非常好的方案应该是闪存加SATA硬盘。” Joel认为:“闪存加SATA可以非常好的适合随机读要求。通常可以将非常活跃、非常重要的数据保存在闪存中,其余的数据可以保存在非常便宜的磁盘上,比如SATA磁盘。而NetApp系统可以自动化地管理这种分级数据的存储和访问。”
产品竞争策略:存储效率是制胜法宝
“发展短板才能取得更大的增长”,对NetApp来说,中端市场已经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要取得更大的市场突破,着力发展相对还不够突出的高端市场显然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这也是IT168编辑更为关注NetApp高端市场策略的原因。此外,随着HP成功收购3PAR,EMC展开对Isilon的收购,高端市场的竞争环境也正向日趋复杂的方向发展。
NetApp本次推出的高端系统FAS/V6200有3个型号:分别是6280、6240和6210。发布会现场没有公布新品的详细指标,不过根据外媒资料,其中6210有16个x86核心处理器,可能是2插槽、8核心的皓龙6100。最多可支持1200个驱动器,如果采用2TB SATA磁盘就是2.4PB容量,此外,FAS/V6200支持3TB的Flash Cache(NAND闪存用作控制器的读取缓存)。
NetApp FAS6200高端新品,沿袭上一代FAS6000系统架构,但指标规格有了不小的提升
FAS6240支持的驱动器数量更多,达到1440个,2.9PB容量,SSD高速缓存支持也达到了6TB Flash Cache,与6210一样拥有16个核心处理器。该系列最高配置型号为6280,支持磁盘驱动器数量和容量都与6240相同,但支持更大的SSD高速缓存,达到8TB Flash Cache。核心处理器数量也更多,不再是16个,变成了24个,可能是2个12核皓龙。
前端主机接口方面,用户可使用千兆以太网、10Gb以太网和8Gb光纤通道与前端服务器连接。控制器配置了8个或者16个板载8Gb光纤通道端口、8个10Gb以太网端口,0-8个6Gb SAS(驱动器)端口。用户可根据需要提高端口数量,此外还提供一个多协议支持的以太网端口,可以运行FCoE、iSCSI、NFS和CIFS协议。
NetApp北京站巡展现场:网友在技术展示区观看产品演示
总体而言,本次NetApp发布的高端新品,在性能指标上提升显著,但仍然沿袭了NetApp老一代系统架构。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频繁更新的高端新品,NetApp将如何保证自己的产品竞争力呢?
“无论在高端、中端和低端,都必须考虑做到非常好的的存储效率。但某些厂商在考虑高端产品的时候,唯一关注的就是性能,他们认为高端产品就不需要关注成本和架构,但这是错误的。” Joel认为:“NetApp的策略就是讲究存储效率。今天很多客户需要做数据中心虚拟化虚拟化,与此同时,客户的需求还包括海量数据的容量优化,随之带来一点,怎样帮助他提供存储效率。这是NetApp在定位产品的时候特别强调的一点。”
NetApp北京站巡展现场:主会场
谈到EMC并购Isilon对NetApp可能带来的影响,Joel表示:Isilon在特定的市场中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针对媒体和娱乐市场,但是,Isilon的产品并不是通用集群方案的概念,也就是说不能够很好地胜任复合负载的工作环境要求,更不用谈对统一协议的支持。而集群架构在NetApp未来的Roadmap中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们会持续投入和关注这个市场。
向私有云全速迈进
NetApp本次发布的解决方案中还包括一款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FlexPod,是NetApp在2009年与VMware及Cisco结成战略联盟后,针对未来云存储环境推出的打包解决方案。
实际上,NetApp与VMware及Cisco组成的NCE联盟,与EMC与VMware及Cisco组成的VCE联盟同为云存储领域两个较为重要的联盟,本次NetApp推出的FlexPod无论在产品形态上还是市场覆盖上,和VCE联盟推出的vBlock多少有些相重合。那么FlexPod与vBlock究竟有何异同呢?
Joel解释道:FlexPod面向的市场其实跟Vblock是非常相似的,例如大的金融行业、云的服务商,都是FlexPod所面向的行业客户。但Vblock是将一堆硬件集成在一个机架里的硬件解决方案,发货后,客户拿到的就是一个在机架里面配置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是事先打包好的,不能改变的。
“FlexPod是一个可以灵活配置的打包方案,包括里面配多少UCS服务器,提供多少服务器端口,需要多大容量的存储。都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事先做计划,然后决定最终要什么。不同客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最终提供给客户的FlexPod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FlexPod跟Vblock很大的差别。”
根据Joel的介绍,NetApp提供一些配置参考的模板和手册,当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后,把信息输入进来,例如工作负载有多大,需求容量有多大,需要什么级别的数据保护。这些信息输入进去以后,数据手册模型就会提供一个具体化的配置,这个配置完全是基于具体的客户的,所以FlexPod并没有标准的配置。“因为我们所有的模块里面都事先已经三方验证过,模块都已经在系统里了,所以系统规则是可以做出相应的配置。”Joel补充道。
NetApp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文俊在主会场演讲
NetApp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文俊介绍,销售FlexPod解决方案的渠道伙伴将是由NetApp、Cisco和VMware三家一起精选的合作伙伴,FlexPod推出后,NetApp将公布几家Partner在大中华区作为FlexPod主攻的渠道合作伙伴,根据FlexPod的技术进一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