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Windows Server 2008 R2故障集群亲体验

  【Tech.Ed 2009 特别报道】精英聚首,践出真知!11月5日-11月7日,IT168与您一道共享IT技术盛会微软Tech.Ed 2009(专题链接:http://app.focus.it168.com/teched2009/index.html)。更多精彩,尽在IT168!

  和历届的TechED大会一样,会场不仅仅设有内容丰富的讲座,还包括一些动手实验的内容。通过这些实际的演示环境,网友可以自行上机操作,体验一些新增的功能特性。记者本次选择的课程是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故障转移群集的动手实验。


网友在微软现场支持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动手实验

  进入到动手实验区,每个座位前都放置有液晶显示屏和键鼠。每个液晶屏都是一个实验终端,通过虚拟化的功能,微软在后台给每个动手实验终端建立了独立的虚拟机,动手实验的网友可在自己的虚拟机上进行自由操作。由于故障转移群集的功能需要不止一台机器,实际上,IT168记者操作的终端上就分别与后台的3台虚拟机相连接,其中两台虚拟机(NODE01和NODE02)就分别设置成为DHCP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成为两个互为热备的节点。


每个位置上都准备了液晶显示器和键鼠,并给每个实验终端分配有虚拟机,网友可在虚拟机上动手操作,体验虚拟机故障集群功能实现

  在实验开始前,微软的讲师张天明先生给大家介绍了微软Windows Server 2008 R2中群集功能的增强和更新特性。根据张天明的介绍,在Windows Server 2008中,对故障转移群集进行改进的目的是为了简化群集,使它们更加安全,并增强群集稳定性。群集设置和管理更加容易。同故障转移群集与存储进行通信的方法获得改进一样,群集中的安全性和联网也得到了改进。


windows Server 2008 R2中集群功能的升级与更新

  在这个动手实验中,微软给大家模拟出了一个实际的应用环境。场景设置成为一家位于San Diego的美国医药公司,后台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SAN环境,并有一些在线应用和架构服务希望运行在Windows Server 2008 R2上。


微软资深讲师张天明

  整个实验过程中,微软提供了详细的命令脚本教程,在现场老师的帮助和脚本支持下,IT168记者就切身使用Windows Server 2008 R2 Core上的Microsoft iSCSI Software Target和ISCSI Initiator配置一个iSCSI SAN,并在此基础上,再创建两个高可用性资源,一台文件服务器和一个DCHP服务器。


IT168记者实战操作虚拟机集群,界面为微软Hyper-V管理界面,整个操作相对还是较为简单

  其中,文件服务器成为DHCP服务器的热备机,在验证了DHCP服务器失效后,通过微软提供的集群软件,文件服务器能够做出正确地反映,并接管DHCP服务器的工作。配置成功的故障集群就可以通过使用PowerShell命令进行一系列基本的管理任务。    

  IT168记者与现场一位网友交流的时候,这位网友表示,故障集群一直是服务器最常见的操作之一,理论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遇到不能够预知的错误。他表示,他本人对2003版本的操作其实已经比较熟悉,但2008相对而言接触的不多,这类型的动手实验对他而言非常有实际的意义。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