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省钱第一 中小学数据存储也能DIY

    【IT168 专稿】笔者负责维护中小学校园网已经很多年了,在这些年中亲身经历了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络从无到有、从有到离不开的全过程。就目前学校内部网络应用需求来讲,学校内部网络已经成为教学不可分开的有力补充了,不过由于各个学校都会有很多自主开发和设计的创造性课件,因此这些数据的保存就非常重要了,稍不留神就可能让这些宝贵资料付诸东流,让广大师生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传统意义上讲保护数据可以从磁盘冗余方面入手,通过建立RAID保护数据机制来提高数据安全性,但是学校在经费方面的紧张却让这种手段实施起来很麻烦。那么到底中小学数据存储该向何处发展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小学数据存储的话题,希望能够对IT168读者有所帮助。

一,建立学校内部网络之初的数据存储方式

    在建立校园网之初,教育部门都会为学校提供一到两台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大都通过RAID 1或RAID 5磁盘数据冗余技术来提供数据保护的,另外根据学校规模会配备相应的存储设备——NAS产品。当然这些设备的提供都是在学校内部网络建立完毕开始应用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校的珍贵数据保存在服务器上也可以存储在基于RAID 5技术的NAS存储设备中。存储方式可以由学校网管教师自己手工存储或者由各个教师通过FTP服务上传。

    在存储容量上一般服务器的硬盘不超过120G,因为是一次性投入而且购买建立时是在2003年,所以磁盘容量不会很大。而相比服务器来说添置的NAS产品也基本上停留在80G*5的水平。

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数据存储方式的问题

    正因为这种数据存储现状造成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首先服务器的硬盘不超过120G,在现在这个数据过T的年代已经完全不够用了,平时服务器上要安装操作系统还要使用各种网络服务,包括CMIS服务在内的的多个网络应用对磁盘的需求都是比较大的,就拿管理信息系统来说,学校要存储学生基本信息等数据库文件还要存储学生的照片电子档案。所以说随着学校教学的应用服务器上空余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少,而且由于服务器是03年的,所以硬件出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部分服务器硬盘出现了损坏,因此盲目的将宝贵数据存储在“老年服务器”上也不太现实,安全性太低。本人就遇到过几起因为硬盘两块同时损坏而造成数据彻底报废的情况,还有的因为主板故障而服务器厂商已经没有配套产品而带来数据损失。

    不光是服务器自身存在存储缺陷,就连当初为了提供存储服务而添置的NAS网络存储产品也不能够再胜任学校应用了。就拿最常见的80G*5的网络设备来说吧,他的总体存储容量为80G*4=320G,在应用方面容量显然不够用,大量的教学视频文件很快就会挤爆整个NAS产品。再加上早期NAS产品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多不方便,没有图形化管理或者管理不灵活,以及无法更灵活的直接开启对应网络服务等缺陷,都限制了其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总体来说随着学校校园网使用时间的推移,目前各个网络设备已经到了需要更新换代的时候,在数据存储方面最需要解决的是容量问题以及安全问题,之前配置的容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而且随着设备运转时间的增加设备老化与损坏不可避免,将宝贵数据存放到这些不安全的硬件设备上显然不可靠。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