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希捷VS西部数据 1TB硬盘实测比拼(二)

【IT168 专稿】在硬件领域,我们的注意力似乎总是被AMD和Intel的竞争所吸引。确实,AMD和Intel总是会推出拥有更完善的核心、更精良的架构、更多的内核、和更高的主频的CPU产品。CPU的竞争固然精彩,但与此同时,虽然不那么醒目,硬盘的竞争一直以来也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日立率先推出了1TB硬盘之后,西部数据和希捷也都推出了1TB的硬盘产品。1TB的时代已经开启。今天,我们就来评测一下希捷的1TB Barracuda和西部数据的Caviar GP。

参考:希捷VS西部数据 1TB硬盘实测比拼(一)希捷VS西部数据 1TB硬盘实测比拼(三)
接续上文,我们开始进行更多项目的测试。

噪音测试比拼:西部数据扳回一成

    我们以往的噪音测试,都是将硬盘放进机箱,而后计量噪音。但显然,CPU、显卡和机箱都有风扇,那样评测可能不够准确。所以这次,我们改变了评测方法——我们使用了外部USB-SATA转接线,将驱动器放到另一个空间来评测。可能转接线会降低硬盘的性能表现,但是噪音评测却比较准确。我们将硬盘置于砖型海绵减噪材料之上,以避免共振带来的多余噪声。最后,测试噪声的位置是硬盘前部和后部5mm处。总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避免多余噪音,这样的评测结果将非常准确。

    在系统空闲情况下,和运行PCMark 2005的前提下,我们都进行了噪音测试。我们的测试基于美国标准协会制定的A-weighted。我们的每个项测试都进行了3次,然后去掉最高和最低的分数,只采用中间的那个分值。这很像体操运动里的打分情况,因为分贝这项指标的随机性比较大,我们为了公正起见,做了这样的打分处理。补充一点,我们的测试房间,自己的噪音指数为20分贝(A)。

空闲时候的噪音评测中间值:


工作期间的噪音评测中间值:

    我们发现,在空闲时候,西部数据的鱼子酱GP表现出众,这恐怕要得益于可变转速的技术。而工作期间,鱼子酱GP则要稍稍落后于三星的T166。至于希捷7200.11,噪音指标排在中间。由此可见,西部数据GP在噪音控制上扳回一成。尽管有人对这个指标并不在意,但是噪音情况的确也是评测一台计算机品质的指标,在工作时噪音如果相差10分贝,那区别是很明显的。

热量测试:西部数据表现抢眼

我们的热量检测通过硬盘自带的S.M.A.R.T. (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动监测、分析报告技术),通过Active SMART Monitor2.6程序来查看温度情况。我们还用红外测量来确定了评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将驱动器放进没有风扇的机箱,来模拟SFF或HTPC机箱的温度情况。以往,机箱风扇大概会影响结果的14%~25%,不过今天我们所有参与评测的硬盘都没有机箱风扇,这样就很公平了。我们的测试环境温度为25摄氏度。

硬盘空闲时温度:

硬盘工作时温度:

    上面红色指标显示的是希捷的温度,我们发现空闲和工作温度分别为37摄氏度和48.5摄氏度,排名中等。而西部数据鱼子酱则表现抢眼,在工作时温度最低,事实上,这也是今天为止,我们存储频道评测的工作时温度最低的硬盘。我们也发现三星的T166表现很好,但这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PCMark05:1TB硬盘追求容量性能提升不明显

 
接下来,我们将采用PCMark05中的HDD测试包来进一步评测各块硬盘的成绩。HDD将可以提供一系列真实的应用运行结果。HDD利用了iPEAK SPT中的RankDisk来记录真实应用运行过程的磁盘活动,之后我们重放这些活动来进行性能测量。HDD测试包括了53%的读和47%的写操作。

XP启动评测:

装载应用评测:

常规使用率下的测试:

    首先,我们发现西部数据鱼子酱GP几乎在这一系列HDD评测中都垫底。这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其缓存不够大,只有16MB,而实际上1TB硬盘日立和希捷都是32MB缓存;第二是整个鱼子酱GP系列更专注于绿色节能,而这必然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的,因为某些时候其转速下降到5400rpm我们也不得而知。

    这一系列HDD评测中,表现最好的是西部数据猛禽Raptor,这并不奇怪,因为猛禽容量仅为150GB,缓存却同样高达16MB,而且转速为10000rpm,这样的性能自然而然就走在其他硬盘前列。

    至于希捷硬盘7200.11的表现虽然好于西部数据鱼子酱GP,但是总体也排在后边。在Windows XP启动评测中,希捷7200.11甚至排在第十代后边。可见1TB硬盘主要还是提升在容量方面,性能的提升则不那么明显。

WinRAR测试:压缩性能普遍表现较差

    这项评测是压缩和解压缩评测。我们的文档结构一共包括302个文件,22个文件夹,我们采用了“存储”模式来减少CPU使用率,这样CPU能力就不是压缩和解压的瓶颈了。跟上面的测试一样,我们将每项测试都进行了三次,以防止随机状况影响准确性。我们的WinRAR测试将我们的文档从WD Raptor驱动器中取出,然后放进了受测硬盘中。这是一项很好的实际写性能测试,随后我们又在目标硬盘上将其解压,其测试也包括了读性能和寻道表现,因此算是一项综合的测试。

    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测试,我们发现在这项硬盘综合能力测试中,大容量硬盘表现普遍较差,而希捷7200.11则被远远的甩到了后面。可见希捷在这个方面还是存在着技术差距。在这个项目中表现最好的还是以转速取胜的WD150 Raptor 150GB。

    好了,以上我们对硬盘的各项应用软件的表现都进行了综合的评测,下面,我们还将对这些硬盘针对游戏的性能差异进行详尽的评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