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外接硬盘市场成兵家必争之地

【IT168 资讯】国外品牌硬盘大厂今年纷纷逐鹿以往为自行组装族群拥戴的外接硬盘市场。

  Western Digital和希捷(Seagate),近日纷纷发表对外接硬盘市场规划。表示这块过去由使用者自行采购外接盒和硬盘的外接硬盘市场成长可期,今年度将挪移出更多重心以期分食这块大饼。

  「从希捷的销售数字可见一斑:外接硬盘的销量每一季都有两位数的成长,」希捷台湾及韩国总经理Brian Wickman表示。

  该公司并在日(10)昨发表多款外接硬盘产品:包括了Maxtor OneTouch 4 Plus、Maxtor OneTouch 4 Mini、Maxtor OneTouch 4。主要差别之处在于前面两者具有SafetyDrill软件,可在发生系统当机或病毒攻击时,回复计算机内硬盘机的数据内容。

  在去(07)年12月正式引进外接硬盘产品My Book和Passport系列,进入台湾市场的WD,则表示虽然本地市场竞争激烈,但是WD在此际却也开始具有竞争优势。

  「因为许多通路业者发现,销售国产的外接硬盘,在产品质量和保固方面较无保障,届时消费者退换货的成本得自行吸收,」WD台湾区总经理郭德霖说。

  此处所提的外接硬盘,指称的并非由HP、EMC、HDS等储存大厂提供的外接式储存设备。而是指在消费市场,以USB或FireWire接口的外接式机型,加上附有内部硬盘的储存装置。内含的硬盘包括了3.5吋或者2.5吋的硬盘。使用者可藉此扩充不足的计算机硬盘容量。

  由于台湾为硬件代工生产重镇,因此外接硬盘这块市场,也呈现与欧美市场迥然不同的风貌:由于取得硬盘和外接盒的成本远低于品牌产品,因此许多使用者会以自行组装的方式满足所需。而不若欧美国家使用者,会直接购买成品。

  郭德霖统计道,台湾一年的2.5吋硬盘通路销售量约在15万至18万颗左右,其中有9成以上是用作外接硬盘,其它的5%到10%才是使用者用来当作系统的硬盘升级。而3.5吋硬盘用作系统硬盘升级的比重,更是5%不到。

  「价格是国外品牌硬盘厂商最大的弱点,」郭德霖说。他举例道,现在自行组装的外接硬盘和外商品牌外接硬盘的价格,可比拟为2千元和3千元之间的差距。

  「这也是台湾成为WD外接硬盘最晚引进的市场的原因,」郭德霖说。

  转机即在于越来越多消费者注重安全。Wickman表示,硬盘遗失的案例屡见不鲜,消费者开始注意到硬盘的安全防护。这也是该公司OneTouch 4 Plus与OneTouch 4 Mini 强调的重点,利用两层次的安全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人使用遗失或遭窃的硬盘机。

  前者会建立一个由密码保护的数据夹。使用者若想进行加密,须把机密数据拖曳到256bit AES加密数据夹,数据就会自动进行加密。日后倘若需要解密必须输入密码。另外,一项Maxtor DrivePass (先前名为Maxtor DriveLock)的嵌入式韧体功能,若硬盘机被拆下然后装到另一部计算机时,将可进一步限制数据的存取动作。

  「基本上256bit AES 加密技术,需要用到超级计算机,花上5年的时间才解得开来,」希捷北亚区技术营销经理朱秋男说。

  便利性也是希捷和WD强调的重点。表示过去会自行组装外接硬盘的使用者多半为玩家级,外接硬盘无法走入寻常百姓家。郭德霖表示,WD的外接硬盘皆已预载同步和加密软件,让使用者可以简易安装。

  「国外品牌的外接硬盘价格不会快速下滑,但是希望可以用安全和方便性吸引本地消费者,」郭德霖说。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