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IDF预览之四:SATA固态硬盘走向企业计算

    【IT168 专稿】[编者按]一年两次的IDF(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向来被视作IT界的风向标。新技术、新产品、新趋势往往让广大读者应接不暇。如同去年,2008年的IDF仍然在中国首发(上海)。目前,英特尔官方网站已经公布了春季IDF的日程安排。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IDF,我们根据此届IDF的主题准备了“IDF预览”系列文章,对服务器存储领域相关的重要产品技术趋势进行介绍。

    近年来,服务器领域的技术应用以异常迅猛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与创新,多核化、虚拟化以及刀片等技术都先后取得突破在应用中逐步普及,用户IT系统的运算效率大幅度提升,成本越来越低,单位空间内的计算密度也远远高于过去。但是在企业计算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的数据高速增长的问题,而信息时代下关键数据对企业业务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使得存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今天,在构建存储系统时,客户面临日益突出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存储与主机之间和存储系统内部的I/O瓶颈问题。其产生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基于磁介质硬盘的存储设备性能的改善远逊于主机/服务器性能的提升。由于传统磁介质磁盘受限于磁盘转速,因此I/O吞吐能力瓶颈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消除传统机械存储对于性能的制约呢?

固态硬盘消除存储性能制约

    固态存储(Solid State Disk,SSD)是摒弃传统磁介质,采用电子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的一种技术。由于突破了传统机械硬盘的性能瓶颈,因而拥有极高的存储性能,在一些军用系统、高性能计算研究领域有突出的应用表现,并极有可能取代一些价格昂贵的大型机系统。由于传统的磁盘存储技术短期内无法突破机械系统的性能天花板,因而固态存储被认为是存储技术发展的未来新星。

    实际上,固态存储并不是一个新鲜和前沿的技术,早在存储技术发展之初,固态存储就作为存储领域的一个分支技术方向,默默无闻的向前发展延伸。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进步,在传统磁盘存储性能停滞不前的今天,固态存储却犹如一朵奇葩,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静悄悄的盛开。

    固态存储技术,下面简称为SSD(Solid State Disk),一般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基于闪存的SSD:以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可以应用在台式机、笔记本、移动设备、游戏机等硬件上,加速启动、性能,同时降低功耗。可采用SATA、SCSI、FC接口,常见的产品通常采用SATA接口较多。

    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包括3.5", 2.5", 1.8"多种类型。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介质,因而抗震性较好,同时工作温度很宽,扩展温度的电子硬盘可工作在-45℃~+85℃.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是目前最为主流的固态硬盘。

    另外一种是DDRRAM Base SSD,采用DDRRAM作为存储介质、仿效传统磁盘驱动器的设计、可被各种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服务器或存储网络的存储设备。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