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专家解读:巨磁电阻打破信息存储瓶颈

  昨天,德法两位科学家因先后独立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得以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主要奖励“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陌生的“巨磁电阻”效应,熟悉的电脑硬盘……两者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呢?本市高校专家对此作出了解读。

  硬盘内存都能受益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陆解释,所谓磁电阻效应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加磁场作用时会引起电阻变化。利用多层纳米磁性薄膜的层间耦合,可使该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作用下发生巨大变化,“巨磁电阻”效应便由此产生。这种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使“巨磁电阻”材料制成的读写磁头灵敏度大幅提高,相应地,被读取介质的磁记录密度也能越来越高。换句话说,有了这个发现,如今的硬盘体积才得以越做越小,容量却越来越大,手提电脑才有可能越来越轻。
  然而,“巨磁电阻”的价值仅仅是让硬盘越做越小吗?专家指出,这一发现还大大推动了信息存储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同时,它也推动了磁电子学的不断发展。此外,“巨磁电阻”效应在内存研发方面的应用已初显峥嵘。据悉,据此生产的新型内存不仅可通用于手机、电脑,还能做到“断电不丢数据”。

  物理学界的“刘翔”

  此次大出风头的“巨磁电阻”效应,还是物理学界的“刘翔”呢。自从1986—1988年间被先后独立发现以来,仅仅过了3年左右,“巨磁电阻”就迅速进入应用技术开发领域。至1994年,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硬盘开始投放市场——从理论物理的实验室走进千家万户,这样的市场化速度在基础研究领域实属罕见。

  专家指出,在基础研究领域,更常见的情况是:一些新发现可能在当时未能绽放光彩,但随着人类认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多年后才引领产业的变革、生活习惯的变迁。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曾提出用某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异质结具有特殊性能,但很多年后才有人根据这一原理制造出激光器及高速器件,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异质结特性的发现者在2000年才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老先生热爱乒乓球

  谁能想到,此次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的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非常热爱乒乓球,不仅会专程开车去别的城市看比赛,自己也是此中高手。同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刘要稳曾与他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固体物理所的电子特性课题组共事。当时这位德国老头一听说刘要稳来自中国,立刻拉着他大谈“弧圈球”。
  几年前,格林贝格尔曾专程来上海为大学生做过理论物理方面的讲座。在刘要稳眼中,格林贝格尔教授是个慈眉善目的白发“老头”,如今他处于半退休状态,常常来实验室晃晃、看看,和弟子、昔日同事们一起“头脑风暴”。从发现“巨磁电阻”至今,20余年来,这个课题组的探索从未停止,始终致力于其性能的提高。令人欣喜的是,许多硬盘生产企业也奋力加入研究行列中。探索,没有界限,也永无止境。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