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于技术发展的一些思考
技术的发展除了要在技术本身(如先进性、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上面下工夫外,还要在用户友好、易用等多个方面下功夫。总而言之,技术的发展首先是解决在相应领域的应用问题,使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其次是解决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使产品好用、易用、便于扩展和充满灵活性。
1. 随着存储系统在一些新的领域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如视音频处理、广播电视、音像资料库,这些应用更强烈地要求在块级( block level )对数据进行操作以提高存储性能,它们对存储网络在架构、性能和灵活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如 iSCSI 、 DAFS 和 InfiniBand ,也就是说要求存储网络设备能支持大多数协议,并且能够灵活扩展。今后的存储网络设备将标准化协议支持接口,使设备增加一种协议就像安装一个软件插件一样方便,而且还可以在一个控制台上实现网络中所有设备的升级和启用。
2. 存储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包括存储基础网络的硬件和支撑软件,也包括存储设备、用于管理存储设备的服务器及存储管理软件等部分,因此今后的存储系统在整体上将变得更加统一、协调,但在体系结构上严格的分层隔离。这样,存储应用系统将只关注于应用层的逻辑实体,运行在由系统层和物理层提供的平台上,而不必关心底层物理设备的具体实现方式;同理,在虚拟化技术的支持下,系统层也只关注于相应的虚拟实体(系统对象模型),通过更低层的设备支撑管理软件对物理层的设备、网络进行监控和配置,管理设备的变更,收集系统运行信息并进行综合统计,实时调整和优化系统。而底层的物理设备与设备支撑管理软件也应该以一种“即插即用”的方式嵌入到系统层中来实现它的功能。
3. 在分层的存储系统模型下,实现自顶至下的系统配置和动态参数调整,以简化系统的管理和优化系统的性能。例如在存储网络中,使用了多种网络安全技术来实现存储的安全,其中一些技术通过软件来实现,一些通过硬件来实现(例如硬件分区技术“ hard zoning ”, VSAN 技术),技术的发展将会把这些安全设置整合到一起,在存储系统一级进行统一管理,在线变更安全设置并应用到整个存储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中,使存储网络的管理就像管理一台计算机系统一样简单。
4. 依于分层的模型,存储系统可以在线检测新增或移除的网络设备,设置参数,实时收集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通道的数据流量,以及 VSAN 的状态、流量、数据通路的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建立系统运行的动态模型,以动态图示或统计图表的方式为管理人员提供系统的实时动态信息,按一定的规则自动或手工对系统进行优化。例如,根据统计数据动态地调整设备参数,使设备工作在非常好的状态;在不破坏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各个 VSAN 的数据流量,动态地分配物理通道,保持网络系统的负载平衡。
5. 以实时动态系统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统计的结果为基础,依于专业的知识,建立存储基础网络专家系统,为方案设计、设备参数配置、性能调整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和参考。用户只需在向导中将用户需求、技术要求以选择、填空和表格的形式输入到专家系统中,系统将自动分析输入的信息,为用户生成一份或多份设计参考,用户可修改、调整生成的方案设计,或将方案引入到仿真系统中进行评估;专家系统提供图形用户界面帮助用户浏览和修改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逻辑结构和设备参数信息。
6. 在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运行仿真系统,可在存储模型的各个层面局部或全面地仿真存储网络。例如对网络拓扑、存储管理、性能、安全、拥塞和故障进行仿真,并以图标或统计图表的方式显示仿真结果。仿真系统可直接将专家系统生成的设计方案转换为仿真模型,也可人工生成该模型;仿真系统集成了专家系统的知识库、设备库、运行库和软件系统库,用户只需从图形化的设备库中选择合适的设备,再从设备支持的模块列表中选择模块,用连线将设备端口连接起来,便能生成网络拓扑;系统自动检查端口之间的可连通性,并显示布线的最远距离和可选线型。当需要仿真时,将用于仿真应用系统和存储设备的数据模型插入测试点,便可获得系统初步的运行统计信息,帮助用户评估方案和参数的优劣,发现设计的问题和性能瓶颈。当真正的存储网络建设完成后,还可将仿真模型引入运行系统,完成设备的自动配置和初始化,并在真实的环境中获得实际的运行统计信息,并刷新专家系统的知识库。
7. 在分层的存储模型中,可实现基于网络设备的数据镜像和备份业务,减轻服务器的工作压力。备份服务器只需向底层“智能化的”网络设备发送控制命令并监督任务的执行情况,而不必实际操作存储设备中的数据。
8. 存储网络设备向模块化、刀片化方向的发展,将会在硬件模块中集成更多的重要功能,结果是不但提高了存储基础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了服务器处理数据的压力,还将满足更多特殊行业的需求。例如在数据收发模块中集成数据加密和压缩服务,那么只有使用匹配模块的节点之间才能正常连接,适用于军事等高密级的要求;又如,在网络硬件模块中集成视音频编解码、格式转换和处理能力,可满足广播电视领域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带宽,处理并传输从流媒体、标清( SDTV )到高清( HDTV )的视音频数据。
9. 模块化和多协议的支持,也将促进存储网络设备在架构、功能和接口上逐渐遵循统一的标准,使不同厂商的物理设备不但可以互连互通,而且可以工作在同一个网络存储系统中;专家系统也将在用户升级或扩展存储网络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最好的帮助,以解决因采用了不同厂商的物理设备而引起的连通性和兼容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