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 频道

专访Gartner:存储十大趋势盘点与展望(下)

    【IT168 专稿】通过和Gartner大中华区存储分析师张瑾的访谈,我们分析2006存储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包括:
    趋势一:中端涨势强劲,行业大客户成中坚力量
    趋势二:竞争格局略有调整,HP、EMC业绩不佳
    趋势三:国产存储夹缝中求生存,创新是关键
    趋势四:虚拟带库(VTL)行业突破,大厂商是首要推动力
    趋势五:备份整合成趋势,磁盘磁带不分家
    趋势六:CDP,期待第一个吃螃蟹的用户
    趋势七:磁盘接口之争已成定局,密度之争浮出水面
    趋势八:存储交换又添新玩家,光纤地位不可撼动
    趋势九:虚拟化止步不前,用户需求拉动不足
    趋势十:应用遭遇瓶颈,专业存储管理成热门职业

    在“独家专访:2006存储产业十大趋势分析(上)”中,我们已经对前五大趋势作了深入地分析,下文将接续上编,对后五大趋势作出详尽的阐述。

趋势六:CDP,期待第一个吃螃蟹的用户
    张瑾:CDP是对目前备份应用模式产生根本性冲击的一项技术,他将备份的RPO(Recovery Point Object,代表当灾难发生时允许丢失的数据量)和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系统恢复所需要时间)需求目标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使当前备份和恢复性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近年来CDP成为业界的宠儿,到今年几乎所有存储软件厂商基本都拥有了自己的CDP产品,2006年尽管CDP在厂商层面有如此的繁荣景象,用户层的部署却寥寥无几,在CDP进入到主流市场之前,还需要有一部分敢于吃螃蟹的用户。

    用户对CDP的态度迟疑不决的原因还在于CDP本身发展的不成熟。CDP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包括到底能支持多少操作系统?能支持多少应用?应用过程中对原有系统冲击有多大?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CDP就不能真正做到普及应用。

    IT168 Sherry:研究IT产业的技术发展规律我们可知道,技术并非越新的就是越好的,好的技术也并非一定就能得到发展普及。事实上一项新技术的发展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出现的时机,是否有主流厂商支持,是否会对原有系统带来强烈的冲击。CDP可说是备份恢复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这正是CDP的价值所在,然而也正是因为CDP对原有备份恢复模式的革命性改变,成为了CDP走向用户应用的绊脚石。

    CDP的未来可能与整合有关,它至少要成为架构的一部分或者至少是备份策略的一部分,成为任何一个切实可行的数据保护方案的必要特性。

趋势七:磁盘接口之争已成定局,密度之争浮出水面
    IT168 Sherry:如果把眼光投向硬盘这个领域,我们看到SAS取代SCSI成为下一代硬盘接口主流标准应该基本已成定论,并且基于SAS良好的性价比和扩展性,SAS还将进一步侵蚀SATA和FC的市场份额,扩大SCSI的领地范围。2006年,我们看到包括SAS接口卡、SAS适配器、SAS控制器、SAS硬盘等等产品纷纷问世,整个SAS的生态圈已经逐步发展成熟,2007年普遍认为会是各存储系统厂商集中推出SAS存储系统的高峰期。

    张瑾:除了硬盘接口以外,高密度2.5英寸硬盘的发展在明年将会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年份。2.5英寸高密度硬盘通过垂直磁记录技术的采用,使单块硬盘的容量达到TB级别。除了在个人消费领域广阔的发展空间外,企业存储市场也将成为2.5英寸硬盘发挥作用的舞台。

    IT168 Sherry:垂直磁记录技术的采用,使得未来单块硬盘的容量可以与现在的一台外置存储阵列柜相媲美。单位硬盘空间存储密度大幅提升后,一些以往需要外置存储系统才能满足的存储需求,将重新回归到服务器内置系统内,中低端存储市场有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另外一个方面,当大容量数据存储将不再作为存储的门槛,存储产业将会趋向于两个方向发展,第一是数据存储系统发展达到单机PB级别,真正成为海量存储设备;第二是存储产业将更为关注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此海量的数据存放在单一存储设备或者硬盘上,一旦发生灾难或者意外所造成的数据损失将不可估量。

    张瑾:实际情况是,2.5英寸硬盘的采用会对现有的存储架构和硬件体系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存储系统厂商的态度目前还暧昧不明。是否能得到足够规模的存储系统厂商来支持和推广,成为这项技术发展的关键。如果到明年仍然没有存储系统厂商愿意在这项技术上投入,恐怕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将令人担忧,很有可能成为众多湮没在IT行业发展长河中的新技术之一。

趋势八:存储交换又添新玩家,光纤地位不可撼动
    IT168 Sherry:FC、iSCSI和infiniband可说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三个存储网络标准,随着今年LSI第一款SAS交换机的问世,标志着SAS正作为一个网络存储连接标准进入我们的视野,SAS作为SCSI的下一代标准,在磁盘接口领地内的未来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主机接口领域,SAS相比光纤除了成本低廉外并没有太多的性能优势。您认为SAS在存储交换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

    张瑾: SAS在存储交换领域应该还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SAS究竟能够挤压出多少原属FC的市场份额则要看市场主导,需要有一些足够规模的厂商支持。

    虽然目前LSI已经有SAS交换机推出,但LSI无论从资金投入、行业影响力以及产业链整合能力上,都无法独力形成对主流市场的推力,不能代表存储交换标准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主流的存储交换厂商已经在光纤和iSCSI市场赚到足够多的钱,未必愿意在SAS上作更多投入。

    iSCSI的发展会有一个成倍的增长,前提是iSCSI份额的基数本身很小。一方面我们知道目前已经有足够多和足够大规模的厂商在支持iSCSI,另外一方面,10GB以太网正在主干网上得到应用。当网络带宽已经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这些以太网的应用开发商也会大力推动一些基于10GB以太网的应用,例如iSCSI。

    现在的iSCSI产品更多的基于windows平台,而当10GB以太网标准普及后,IP SAN性能有大幅的提升,必然也会开发一些基于非Windows平台的高端的应用,未来支持更多关键业务的平台也并非遥不可及。

    分别从FC和iSCSI的发展历程来看,FC的发展最早从1GB到2GB到4GB,基本都是两倍速的增长,而以太网的标准则是从十兆到百兆到千兆到万兆,基本都是10倍增长速度,除了技术原理本身以外,存储网络领域的厂商规模和投资与以太网领域都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因此即使新一代光纤标准(8GB或者10GB光纤标准)能够得到提前应用,以太网的下一代标准也很可能会把光纤甩到后头。IP SAN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厂商推动层面看,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IT168和Gartner都认为:现在预言IP SAN将取代光纤存储网络似乎还为时过早。目前,国外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存储用户都已经在使用光纤存储网络。iSCSI的应用会给用户原有的存储系统带来较大的冲击,用户未必愿意承担风险来使用IP SAN,而光纤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成熟、久经考验且不必对现有的系统作较大改动。

趋势九:虚拟化止步不前,用户需求拉动不足
    IT168 Sherry:实际上广泛意义上的虚拟化现在采用已经非常普遍,现在基本所有的存储产品都带有某种虚拟化功能,例如RAID、HSM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市场上炒作已久的通过虚拟化实现异构存储整合的市场在今年并没有突出的进步。您认为用户在存储整合的虚拟化应用方面裹足不前的原因在于什么地方呢?

    张瑾:用户需求仍然是虚拟化发展的瓶颈。虽然用户意识到互操作性局限给他们带来的不便,但实际上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对虚拟化整合资源的需求还并非非常急迫。中国用户的存储空间利用率还非常低,对他们来说,是否需要使用虚拟化功能来利用这部分数据还需要进一步观望。总体来说,用户对虚拟化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在存储资源管理、综合利用磁盘空间等等问题上已经开始有意识去考虑某些虚拟化产品或者功能。

    IT168 Sherry:事实上,虚拟化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对于规模较小,对信息化程度依赖不高的企业,在考虑部署虚拟化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到虚拟化所带来的管理复杂性的提升、人员成本的投入、信息系统的依赖、虚拟化技术本身的可靠性,性能和向后兼容性等等问题。

趋势十:应用遭遇瓶颈,专业存储管理成热门职业

    张瑾:如果把存储市场分为硬件、软件和服务的话,Gartner针对中国用户的市场调研数据表明,用户普遍认为服务将成为未来存储投资的重点。实际上反映的情况是,用户在购买存储系统后,发生了一些管理和使用上的瓶颈,存储资源应该如何管理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存储系统如何分配资源支持不同应用系统的工作?都成为用户现阶段使用存储系统的问题,因此用户迫切需要一些针对存储系统管理方面的咨询,来促使用户在存储系统方面的投资得到回报。

    Gartner预测:未来所有的大型机构将会配备专业的存储管理人才,来帮助企业制定和执行跨越整个应用系统和平台的统一存储管理策略,而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企业由普通的网管员来兼管存储系统。未来这些在企业内部担任存储资源管理任务的人员来说,应该懂得最新的存储技术,掌握存储系统实际操作的技能,并有能力根据企业运营状况协调不同部门对存储资源的需求。Gartner认为这些企业内部的存储管理职位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较为热门和抢手的职业。


    和张瑾先生的谈话接近2个小时,整个交流过程始终轻松而愉快,我们发现张瑾先生不仅仅思维敏捷、谈吐幽默,对于产业的看法也更具独到的预见性和前瞻性。Gartner作为国际权威的第三方调研机构,一直以独立的视角思考和观察存储乃至整个IT产业,所得出的结论也更具权威性和公立性。

    通过和张瑾先生的访谈,我们揭示出存储产业发展的一些发展趋势,有些属于正在进行时,有些需要更长远的时间来印证。我们希望这些趋势的展露,不仅仅是帮助厂商把握存储市场的可能的商机,更重要的是,帮助所有身处存储行业中、或者关注存储产业发展的人,包括厂商、集成商、服务商和用户,通过对存储产业发展规律的分析和把握,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0
相关文章